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讓理論宣講走“新”更走“心”
文明實踐活動辦到群眾家門口 郭揚 攝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中央重視和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戰(zhàn)略部署。近年來,漳州市云霄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一個目標、四個定位、五項工作、三個到位、六種能力”的總要求,進一步強化思想引領、陣地建設、志愿服務和品牌培育,持續(xù)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向縱深發(fā)展,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實踐春風化雨
連日來,一場場主題鮮明、豐富多彩的宣講活動在漳州市云霄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火熱進行。“福小宣·富民理響宣講團”等宣講隊伍結合自身特點,整合各方資源,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黨和國家的惠民惠農新政策及時送到基層一線,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走“新”更走“心”。
傳播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是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首要任務。云霄縣樹牢“一盤棋”思想、構建“大宣傳”格局,注重做精亮點特色、改進宣講方式、創(chuàng)新宣傳載體,努力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臺,讓新思想、科學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理論宣講進基層,文明實踐聚人心。云霄縣培育“微宣講”品牌,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講習班制度,打造“福小宣·富民理響宣講團”“福小宣·向東渠先進事跡宣講團”“福小宣·云潮宣講團”“紅樹林小分隊”等特色宣講品牌,累計開展300余場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的宣傳宣講活動,普及黨員群眾8萬余人次,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聲”入人心;用好接地氣的語言,用真實質樸、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編唱山歌、田間實訓和文藝演出等富有鄉(xiāng)土情、泥土味的形式,完成“黨校走透透”197個村(社區(qū))全覆蓋宣講,推動黨的好政策、助農好故事和文明新風尚浸潤人心;開展“講黨史”活動,以開展“我在實踐中心(所、站)學黨史”系列活動等為載體,結合向東渠專題講解員選拔賽、黨史主題燈謎晚會、黨史知識競賽、黨史圖片展等形式,全面講好云霄紅色故事。
陣地建設不斷完善
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是文明實踐的載體和依托。如何把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打造成“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樣板平臺,云霄有著自己的探索。
一直以來,云霄縣始終堅持黨委主導、高位推動,把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來抓,持之以恒地推進工作落實、責任壓緊,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云霄縣持續(xù)完善體系架構,投入130多萬元,建成集理論宣講、市民教育、科普宣傳等功能于一體的縣級文明實踐中心,并在全縣范圍內建設10個鎮(zhèn)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197個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了縣、鄉(xiāng)、村三級陣地全覆蓋。同時,不斷優(yōu)化資源配置,發(fā)揮各級黨委政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等職能作用,整合文明單位優(yōu)質資源,打造了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培育了1個省級、2個市級提質培優(yōu)文明實踐單位和1個市級示范所、1個市級示范站,實現了科教文衛(wèi)體各領域資源高效配置、優(yōu)勢互補。值得一提的是,云霄縣還積極探索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與其他文明單位開展隊伍聯動、活動聯辦機制,采取“一對多”“多對一”等方式深化文明實踐結對共建,現已開展結對幫扶活動600余場,下撥資金417萬元,惠及群眾10萬余人。
志愿服務提檔升級
秋末冬初,在云霄的大街小巷,一道道“志愿紅”的身影顯得格外亮眼。新近授旗成立的22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先鋒隊活躍在文明實踐第一線,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陣地,以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圩日”活動為載體,將義診義檢、修鞋補傘、愛心義剪、應急科普等便民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
志愿者是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中堅力量。近年來,云霄縣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突出培育新隊伍、打造新模式、適應新常態(tài),不斷加強文明實踐隊伍建設,全方位、多層次滿足群眾的實際需求,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成開展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廣闊舞臺。
聚焦隊伍建設,云霄縣124個共建單位聯動協(xié)作,組建30支“福小宣”宣講隊、22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先鋒隊、16支專業(yè)志愿服務隊和10支文藝志愿服務隊,充分發(fā)揮黨員干部、道德模范、鄉(xiāng)土人才等群體作用,為群眾提供所需的志愿服務,做到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里。聚焦模式創(chuàng)新,各級各部門將“群眾要什么”與“我們有什么”有機結合,精準對接、精細設計、精心服務,每月定期進所到站開展理論宣講、法律科普、送藝下鄉(xiāng)等“6+N”共建活動,推動文明實踐陣地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聚焦服務升級,各支隊伍通過完善機制、常態(tài)培訓、正向激勵等措施,不斷提高志愿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構建上下貫通、供需對接的文明實踐隊伍體系。
品牌特色更加凸顯
日前,由云霄縣委宣傳部、縣委文明辦、縣社科聯、縣文聯主辦的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周主題活動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啟動。現場設置了輪滑表演、書法、趣味國學、數字游戲、社科猜猜樂、航天知識普及等互動體驗項目,吸引了許多家長和學生前來參與。他們一邊游覽參觀,一邊學習打卡,在娛樂中學習知識,感受社科文化獨特魅力。
社科集市活動多,市民“逛集”趕場忙,這是云霄依托文明實踐“小陣地”展現服務群眾“大作為”的縮影。全縣上下堅持文化賦能,堅持文化為民、文化惠民、文化樂民,聚力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貼近生活、群眾喜愛的文明實踐品牌項目,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培養(yǎng)時代新人和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
在弘揚本土文化上,云霄縣累計舉辦鄉(xiāng)約村晚村藝賽、“村BA”籃球賽事、“漳江之夏”音樂會、“文化圩日”等群眾展演150余場,并開設10個非遺公益培訓班、開辦6個潮劇傳習所、推出5個公益研學課程,形成“一月一主題、一所一品牌、一站一特色”品牌矩陣。在傳承民俗文化上,各級各部門強化協(xié)調聯動,聚焦傳統(tǒng)節(jié)日、開漳圣王誕辰等關鍵時間節(jié)點,深入開展“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佳節(jié)”活動,不斷創(chuàng)新飛花令、寫福字、送年畫、包粽子、文旅推介等形式,為居民們帶來豐富多彩的節(jié)日體驗,推動民俗節(jié)慶活動更好傳承發(fā)展。在深化移風易俗上,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chuàng)新實施“積分制”鄉(xiāng)風文明考核機制,大力培育選樹移風易俗“三好”先進典型,營造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氛圍。(漳州文明網 閩南日報 郭揚 張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