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年終歲尾,基層的各種總結、考核接踵而至。年終忙碌本是常態,但是“真忙碌”還是“偽忙碌”,有著本質的區別。有基層干部反映,每天忙忙碌碌好像做了很多事,但主要精力用在了拍照留痕、記錄臺賬、準備材料上,實際問題反倒沒空去處理……這種“偽忙碌”值得警惕。
不同于“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一天”的傳統懶政,“偽忙碌”是看起來忙忙碌碌、跑前跑后,實則做樣子、擺架子,這種虛假勤奮式的懶政不僅會讓基層干部身心俱疲,也會消耗并不充裕的基層工作力量,進而阻礙一個地方的長遠健康發展。
實際上,勤奮體現的是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重要的不是“做姿態”,而是“在狀態”。是不管有人還是沒人,是無論接手什么工作,都盡心竭力、嚴謹細致地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深析“偽忙碌”背后的心理動機,不難發現,一方面是一些干部為了博取眼球,以形式上的忙碌給領導和同事留個好印象;另一方面則是一些單位內部考核評價機制不科學、不健全,讓“偽忙碌”“假勤奮”的人得名又得利。
“偽忙碌”是形式主義的新花樣、新變種,本質上仍是缺乏擔當、不善作為的表現。若任由“忙忙碌碌”的形式代替扎扎實實的落實,顯然偏離了基層治理和為民服務的初衷。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基層減負情況時強調,“干好有用的事,少做無用功”。“有用事”與“無用功”的辯證法,彰顯著真抓實干、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為基層干事創業指明了方向。基層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少做“無用功”,少些“忙忙碌碌的形式主義”,才能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推動發展、服務群眾上。
少做“無用功”,多干“有用事”,需要堅定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疾的決心,也需要持續為基層減負、減負減到實處的恒心。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尤其需要為基層減負擔、為干部添動力的步子邁得再大一些:把基層干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把基層減負落到實處;從制度層面優化,簡化考核程序,完善考核“指揮棒”,強化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把慣于“偽忙碌”的單位、個人識別出來批評教育,對默默無聞、踏實肯干的同志進行表揚,保護“愿干事、肯干事、真干事”干部的積極性。
少做“無用功”,多干“有用事”,需要增強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也需要鼓足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干好“有用事”,就是為老百姓做事;少做“無用功”,為的是更高效地為老百姓做事。干部干部,以“干”出活,靠“干”立身。基層干部應積極踐行“四下基層”工作制度,在“登百家門,行萬里路,解千家憂”中忙出實績,在“為群眾辦好每一件小事中”干出人生價值。要主動圍繞上級決策部署干、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干、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干,在不棄微末、不舍寸功中展現為民情懷,干出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最大化。
杜絕“偽忙碌”,勇當“實干家”,需要基層干部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以真抓實干為地方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