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城關村俯瞰圖。長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暖冬時節,走進位于長泰主城區的城關村,寬闊整潔的道路、別具一格的墻繪、人群熙攘的小商品市場,處處彰顯著這個城中村蓬勃的生機與活力。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關村聚力壯大村集體經濟、培育文明鄉風、改善民生福祉,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徑。
從連續九屆的“省級文明村”到第一批“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再到國家級“生態村”等一系列殊榮,城關村黨委也屢獲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穩坐區級“五星級黨組織”寶座,“福滿城關”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為現實。這一切成績的背后,是城關村在新時代發展浪潮中不懈“趕考”的生動實踐。
村企攜手,“生財”有道
曾經,土地利用率低、資源浪費嚴重、交易效率不高,不僅不利于產業鏈地位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更給城關村的騰飛上了重重枷鎖。如何突破困境成為擺在村“兩委”面前的一道難題。
“壯士斷腕”方能革弊前行。城關村探索鄉村振興新突破口,在盤活資源資產中,一手摸清“家底”,對村集體資源資產發包合同、村集體資源資產進行全面梳理、全盤清點;另一手創新機制,以“村企+人才+產業”相結合的發展理念,深挖村企共聯共建潛力。
明了“家底”、有了“余糧”,城關村因地施策、巧手開方:2023年5月,城關村與長泰國投集團簽訂70套公租房租賃協議,讓閑置多年的人才公寓得以啟用,為村集體經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2024年,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城關村還投入78.86萬元對小商品市場酒樓進行隔層改造,改造后按“四定一督”機制規范完成發包,預計每年將為村財創收47萬元左右。
一組數據見證了城關村在村集體經濟發展道路上的堅實步伐:2024年,城關村村財收入達到755萬元,較2023年增長60萬元,集體固定資產總市值超2.1億元。城關村用實際行動,闖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生“財”之道。
古村新韻,德潤人心
城關村之變,不僅僅體現在村財收入的增長上,更體現在鄉風文明的塑造上。城關村歷史悠久,擁有紅軍井、城隍廟、古牌坊等文化資源,如何將這些文化瑰寶轉化為鄉村發展的軟實力?為此,城關村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紅軍飲水井。長泰區城關村供圖
兩年來,城關村充分挖掘這些紅色文化資源,精心盤活閑置古厝,大力推動文創文旅產業集約集群發展,讓古老的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不僅如此,城關村“兩委”邀請專業人士根據城關歷史、閩南俗語、家風祖訓等制作了一系列老百姓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墻繪,將原本單調普通的墻體變得妙趣橫生,變成了“會說話”的“文明新風墻”,不僅美化了村容村貌,而且成了群眾接受文化熏陶的“露天課堂”。一面面有特色、有內涵的主題文化墻,不僅美化村容村貌,更傳遞了文明新風尚。
2023年,城關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對村規民約進行細化完善,讓村民們行為有準則,做事有規范。還定期開展鄉村道德模范、星級文明戶等推薦評選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村民們相互學習、相互激勵,文明之風吹遍了城關村的每一個角落。
反哺于民,福滿城關
隨著村財收入逐年遞增,城關村也飲水思源,緊緊圍繞群眾“衣食住行”問題,以貫穿“全生命”的關懷,從“小切口”辦好“身邊事”,著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年關將至,城關村各小組組長的身影穿梭于村道巷陌,為組里60周歲以上老人送去生活補助。而這僅是城關村實行“全生命周期”管護模式的一個縮影。2023年,城關村精心織密民生保障網,優化“全生命周期”管護模式,提升老年人生活補助標準。依據年齡梯度,本村戶籍老人每月可領150-200元不等補助,讓老人們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添溫暖。同時,生育關懷與白事慰問也被納入其中,城關村每年投入300余萬元用于發放老人生活補助、城鄉醫保補助、生育獎勵、助學獎勵、白事關懷等,構建起全方位民生保障網。
據數據統計,2024年以來,城關村已累計為全村174戶家庭送去獎勵金、慰問金共13.14萬元,給符合條件村民發放生活、醫療補助金307.8萬元,實現了“出生有關懷、升學有獎勵、醫療有保障、年老有補助、白事有慰問”,不斷刷新村民們的幸福指數。
從村財收入的節節攀升,到鄉風文明的代代傳承,再到反哺于民的深厚情懷,城關村在通往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繪就了一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生活幸福的美好畫卷。(長泰區委文明辦 王芙蓉 長泰區融媒體中心 城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