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重大項目是推動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近來,我省將加快有效投資落地作為實現2025年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的重要舉措之一,而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是其重要內容。我們必須牢牢牽住重大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發揮好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資金撬動作用,處理好蘊含其中的辯證法,推動形成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
處理好近與遠的辯證關系。重大項目建設既要著眼于短期經濟目標的實現,又要立足于長遠發展的戰略布局。一季度是全年經濟的風向標,也是項目施工的黃金期。福建力爭一季度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700億元,開工總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50個以上。因此,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時不我待的責任感,抓好中央政策窗口有利時機,用足用好一季度資金盤子份額,強化用地、用能、審批等要素保障,推動重點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同時,將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相結合,聚焦中央宏觀政策導向,及早做好“十五五”重大項目前期研究,謀劃補強一批重大交通網、能源網、水利網、信息網、物流網體系項目,儲備一批打基礎、補短板、管長遠的大項目、好項目,組織策劃一批跨領域、跨地區、跨流域重大項目,推動更多項目納入“兩重”建設,為高質量發展蓄積更持久動能。
處理好穩與進的辯證關系。“穩”為“進”創造條件、提供空間,“進”則為“穩”增添活力、激發動力,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要完善項目投資全生命周期管理,項目建設前,要做好市場需求、資源供應、技術可行性、環境影響等全面調研評估,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上馬,杜絕盲目跟風、急功近利,確保財政資金高效利用;項目建設中,要在確保項目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避免出現爛尾工程;項目建設后,規范做好重大項目后評價工作,做好實際效果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文件及審批文件等的對比分析,建立重大項目布局就業影響評估機制,不斷總結經驗、分析不足,努力提高投資決策水平和投資收益。
處理好新與舊的辯證關系。“新”是重大項目建設的重要方向。福建今年將滾動實施1500個以上省重點技改項目,項目的含“新”量不斷充盈。我們應當不斷優化投資結構,引進和培育高新技術項目,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不斷提高重大項目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斷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需要注意的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導向,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項目。我省傳統產業基礎較好,傳統產業占比依然較高,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應該丟掉這個“基本盤”,而是應當把握“新”和“舊”的動態轉化關系,通過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全省上下需要齊心協力,以重大項目建設為引領,拉滿弓、鉚足勁,用投資拉動增長、項目帶動發展,力爭形成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更多新的增長極,為“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李曉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