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清流縣田源鄉村民在祠堂表演自創快板節目《喪事簡辦促文明 移風易俗樹新風》
文明風3月7日訊 清流縣立足深厚祠堂文化底蘊,將祠堂打造成“文化傳承+基層治理+文明實踐”三位一體綜合平臺,探索出鄉村文明建設新路徑,實現“小祠堂”培育“大文明”的良好社會效應。
清流縣深挖宗祠文化精髓,編撰《清流家風故事集》,結合春節、端午等傳統節日開展家風誦讀、非遺制作等活動,將傳統美德融入現代生活。創新打造祠堂“新風驛站”,通過地方戲曲、快板、小品等節目形式,生動宣傳移風易俗政策,組織村民自創《喪事簡辦促文明 移風易俗樹新風》等文藝作品巡演32場,以文化浸潤推動觀念轉變。
同時,構建“民情驛站”雙線機制,線上依托小程序實時收集訴求,線下設立“祠堂議事角”,累計解決環境整治、養老助殘等問題320余件。推出“文明實踐四季行”品牌活動,按季開展植樹護綠、防溺水宣傳、豐收市集、暖冬幫扶等特色服務,惠及群眾1.2萬人次。同步培育12支鄉村文藝隊,通過“祠堂夢想舞臺”展演移風易俗主題節目,激發鄉村文化活力。
修訂村規民約,明確婚喪簡辦標準,建立監督小組動態巡查,111個行政村實現紅白事流程規范化。推行“文明積分制”,860戶家庭通過參與文明實踐兌換農資獎勵。開展“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評選,設立祠堂榮譽榜公示典型,并組織“移風易俗故事匯”,邀請零彩禮家庭、孝老模范現身說法,以榜樣力量帶動鄉風煥新。
目前,清流縣78%的祠堂完成功能改造,年均開展文明實踐活動500余場,推動鄉村從“面子”到“里子”煥發文明新氣象,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精神動力。(清流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