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文明風3月11日訊 近年來,南平市委文明辦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決策部署,積極探索創新路徑,通過文化引領、積分激勵、示范帶動、部門聯動等多種方式,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深入人心,取得了顯著成效。
文化引領:傳統融合現代,文明新風潤心田
近年來,南平市委文明辦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創新形式推動移風易俗工作。通過結合朱子文化、黃峭文化等本土文化元素,創作了殯葬移風易俗動漫公益廣告,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向群眾傳播文明新風。
殯葬移風易俗動漫公益海報 南平市委文明辦供圖
同時,南平市委文明辦通過舉辦了系列活動,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弘揚文明新風——
在“朱子國學課”上,孩子們通過學習朱子的經典著作,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
在“鄉村春晚”中,村民們自編自導自演節目,展現了鄉村文化的活力;
在“朱子婚禮”上,新人們通過傳統婚禮儀式,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
福建武夷山朱子婚禮 邱汝泉 攝
“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群眾的文化認同感,還激發了群眾參與移風易俗的積極性,推動了文明鄉風建設。”南平市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積分激勵:善行兌換實惠,群眾參與熱情高
為了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移風易俗的內生動力,南平市委文明辦創新推出了“文明積分”制度。該制度將移風易俗、環境整治、公益活動等納入積分項目,建立了群眾文明檔案,并設置了“愛心超市”,群眾可以通過積分兌換生活用品。這一舉措有效引導了村民自覺踐行移風易俗,形成了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延平區斜溪村“愛心超市”。鄭正華 攝
“文明積分”制度的實施,讓村民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移風易俗工作中來。通過參與環境整治、公益活動等,村民們不僅獲得了積分,還增強了文明意識。在“愛心超市”里,村民們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感受到了文明行為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這一制度不僅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還推動了移風易俗工作的深入開展。
示范帶動:典型樹立標桿,以點帶面促提升
南平市委文明辦注重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積極打造“家門口的實踐點”,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吃茶話事”點、廊橋等場所,組織志愿者、村干部宣講殯葬移風易俗形勢政策,推動文明新風深入人心。此外,市委文明辦還依托“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宣傳教育示范點——廖俊波家風家教展示館,開展了新風正氣進基層主題活動,通過弘揚良好家風,帶動社會風氣的整體提升。
松溪茶香社區“三合一”服務點開展“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主題講習宣傳活動。陳帥松 攝
在“家門口的實踐點”,村民們可以隨時了解移風易俗的最新政策,參與文明實踐活動。志愿者們通過宣講、互動等形式,向村民們傳遞文明新風,引導他們自覺踐行移風易俗。廖俊波家風家教展示館則通過展示廖俊波同志的家風家教故事,激勵村民們樹立良好的家風,帶動社會風氣的提升。
部門聯動:多方協同發力,共建文明新鄉風
為了形成移風易俗工作的強大合力,南平市委文明辦積極推動多部門聯動機制的建設。2025年,南平市召開了“文明向善 福運相伴”文明鄉風建設工程現場推進會,聯合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了村規民約,將移風易俗方面內容納入到村規民約當中。
“文明向善 福運相伴”文明鄉風建設工程現場推進會現場。鄭正華 攝
同時,南平市委文明辦還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等群眾組織的作用,約束村民自覺做好文明公民。通過部門聯動和群眾組織的協同作用,市委文明辦形成了移風易俗工作的強大合力,推動了文明鄉風建設的深入開展。
“過去,我們辦紅白喜事,都是一大筆開銷。現在按照村里的紅白理事會章程來辦,大伙兒辦大事不攀比,減輕了自身的生活負擔。”延平區西芹鎮坑布村村民康華文說,這幾年來,紅事新辦、白事簡辦、小事不辦的新風尚在村中已蔚然成風。
整治陳規陋習,弘揚文明新風。南平市委文明辦通過多種創新舉措,積極探索移風易俗的新路徑,推動了文明鄉風建設的深入開展。下一步,南平市委文明辦將繼續深化移風易俗工作,推動文明鄉風建設再上新臺階。(東南網 南平市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