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剪瓷雕積木課堂(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供圖)
龍舟模型(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供圖)
作為陳嘉庚先生的故鄉,廈門集美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來傳承嘉庚文化,更肩負著弘揚和傳承嘉庚精神的重任。為深入挖掘嘉庚文化的時代價值和深厚內涵,創新嘉庚精神教育形式,持續推動嘉庚精神學習接地氣、入人心,3月份以來,在中共集美區委宣傳部、中共集美區委文明辦的指導下,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整合聯動集美大學潯夢志愿服務隊、廈門興才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等高校骨干志愿力量,開展“瓷韻流芳嘉庚風,積木巧筑藝術夢”集美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下基層系列活動,開啟嘉庚文化與閩南文化的碰撞之旅。
集美區積極深化校地共建,搭建青年參與文明實踐平臺,聯動集美大學潯夢志愿服務隊,走進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深入杏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潯江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地,以集美大社、南薰樓、龍舟等元素剪瓷雕積木為載體,打造互動體驗式學習課堂。現場,集美大學潯夢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從“集美大社歷史”“集美學村建筑”“嘉庚文化” 等多個維度切入,詳細闡釋嘉庚建筑的獨特風格及嘉庚先生的動人故事,并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分小組一起搭建剪瓷雕積木,將古樸的集美大社、雄偉的南熏樓、靈動的龍舟鮮活呈現,在寓教于樂中,加深兒童青少年對嘉庚文化的理解和對閩南傳統文化的熱愛。
“剪瓷雕是以彩瓷為材,貼雕成立體畫”“燕尾脊兩端往上翹起,類似上弦月形,尾端分叉為二,就像是燕子的尾巴一樣”……近日,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攜手廈門興才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深入后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杏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及日東社區、雙嶺村、濱水社區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剪瓷雕積木搭建主題活動,以“宣講+手工”形式,帶領轄區老幼深入探尋集美文化、嘉庚建筑韻味,并通過剪瓷雕積木搭建,以更親近大眾、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厚植“嘉”國情懷。“快看,這是我們一起拼搭的南薰樓,好壯觀!”“這種‘傳統+創意’的方式有趣又易懂,讓閩南文化、嘉庚文化‘活’了起來。”參與者紛紛表示收獲頗豐。
“剪瓷雕系列活動下基層,不僅是一次指尖非遺體驗,更是傳承與弘揚嘉庚文化、閩南文化的生動實踐。”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入挖掘集美本地文化資源,匯聚多方力量,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色文化活動,推動人文集美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高度。(東南網 吳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