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鳳山社區的孩子們用粘土制作清明節主題的畫作。(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4月1日訊 連日來,廈門市同安區以“我們的節日·清明”為契機,廣泛開展“新風潤清明·薪火照未來”系列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弘揚傳統文化,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傳承紅色精神銘記歷史使命。
本次系列活動由中共廈門市委文明辦指導,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共同安區委文明辦、同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主辦,鳳山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新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單位承辦。
粘土作成畫 寄語清明
小手巧匠,創意無限。3月29日上午,一場以“粘土‘話’清明·稚語探春深”為主題的文明實踐活動在鳳山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展開。
來自鳳山社區小記者志愿服務團隊的成員們齊聚一堂,在學習了清明節習俗的歷史背景后,大家充分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利用手中的粘土材料和畫筆,塑造出垂柳、春雨以及青團等與清明節相關的意象,制成一幅幅印象清明主題粘土畫。
在制作完成后,小記者們還拿著自己的手工畫互相采訪,詢問對方的制畫思路,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新豐社區的孩子們用畫筆在風箏勾勒出喜歡的圖案。(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巧手做紙鳶 擁抱春天
春風輕拂,綠草如茵,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3月29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春風拂紙鳶 清明寄情思”文明實踐活動在新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
活動伊始,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參與活動的小朋友走出實踐站,在社區廣場向居民發出“移風易俗 文明祭掃”倡議書,引導群眾轉變傳統祭掃習慣,以鮮花祭掃、植樹緬懷、踏青遙祭、經典誦讀等低碳方式緬懷故人,以莊重、文明的方式表達對逝者的懷念之情;樹立厚養薄葬、文明禮葬新觀念。
大家回到實踐站內,用五彩斑斕的顏料為風箏勾勒出喜愛的圖案,涂上絢麗的色彩,將春天的顏色鋪在風箏上,小朋友們迫不及待地為風箏系上線繩,在寬闊的場地試飛,風箏在空中翩翩起舞,宛如一幅動人的畫卷。
敬禮致豐碑 精神永傳
銘記先烈歷史賡續英雄志氣。3月30日上午,在微微細雨中,來自城西社區、后爐社區、同新社區的親子家庭結對來到葫蘆山烈士陵園,開展“豐碑礪初心”主題活動,用實際行動緬懷革命先烈。
莊嚴的烈士陵園內,全體人員面向紀念碑齊聲高唱國歌,歌聲朗朗,回蕩在陵園上空,在場的少先隊員們舉起右拳,在紀念碑前重溫入隊誓詞。參加活動的全體人員手持黃白雛菊,向紀念碑送上花圈,隨后整齊列隊,向英勇獻身的烈士們靜默致哀,繞陵三周,敬獻鮮花。
在獻花后,大家有序瀏覽陵園內講述同安歷史的浮雕作品,并走進同安革命烈士事跡館進行參觀。由“中央廚房”宣講團成員楊志剛作為向導,向大家講述同安烈士們的英勇故事,深入了解他們的偉大精神。
參加主題活動的王先生表示:“今天帶著小朋友來參加活動,主要是為了讓他學習一下同安的歷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讓他以革命先輩為榜樣,從小立志好好學習,長大了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今,在葫蘆山烈士陵園的英名墻上還補刻了2024年“感動福建”十大人物、烈火英雄方火旺的名字,留下了他在生死時刻奮力一推救下戰友的英勇事跡,讓更多居民了解他的感人故事,讓榜樣的光芒在同安永存。(同安區委文明辦 林暉揚 蘇能化 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