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泉州市區“兩園一山”(宏福園、皇跡山陵園、清源山)陵園墓地采取預約、錯峰、分流等方式有序開放祭掃服務,迎接清明節前祭掃小高峰。市民們自覺使用鮮花、五彩紙、紅綢花球替代金紙、爆竹前往祭掃,共同營造平安、文明、和諧、有序的清明氛圍。
【宏福園】
推進移風易俗 倡導文明祭掃新風尚
3月29日11時,在宏福園入口,祭掃市民主動向工作人員出示“預約二維碼”,并配合檢查車輛后備廂是否攜帶金紙、煙花、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我們之前在公眾號上發布了通知,大部分市民能積極響應‘文明祭掃’的號召,沒有攜帶金紙等物品前來,而少數攜帶金紙的市民,也能配合工作人員,將易燃、易爆物品寄放在檢查點。”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為讓前來祭掃的市民安全有序,今年清明期間,我們開通了網上預約和電話預約雙渠道。除了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提前預約祭掃外,無親屬陪同的70周歲以上老年人,也可撥打電話登記預約,屆時出示身份證即可在工作人員或志愿者的陪同下入園。3月29日預約人數在15000人左右。”宏福園綜合部工作人員小陳說。在祭掃高峰期(即3月29日、30日,4月4日、5日、6日,共計五天),園區服務時間將由日常的8小時(8時—16時)延長至11小時(7時—18時)。
在清明節期間,為緩解祭掃高峰期道路擁堵的情況,宏福園大門路口附近設立了兩個免費臨時停車場,并安排工作人員引導車輛有序停放。在清明節假期及前后各一個周末,宏福園聯動泉州公交集團,開通1條臨時定制專線,方便市民祭掃出行。園區內還投用了4輛便民車,為祭掃市民免費提供接駁服務。
園區與交警、公安、消防、醫療等部門及志愿者配合,在園區內設置了多個服務點,提供免費礦泉水及應急藥品,并組織多個巡查組接力巡查,勸阻不文明祭掃行為。在公墓區域還配備了30多個消防水桶,以備應急。
在宏福園墓區,一對夫婦正用小掃帚打掃墓地上的灰塵。27歲的許女士來自豐澤區,每年她都會來祭拜父親,今年她的丈夫陪同一起前來。擦凈墓碑后,二人用鮮花、彩帶“綠色祭掃”。“陵園大都位于山上,周圍有很多草木,燃燒金紙、放鞭炮容易起火。表達哀思的方式有很多,用鮮花和彩帶祭掃效果是一樣的。”
據介紹,宏福園還通過多元互動形式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積極倡導文明祭掃新風尚。小陳介紹,“我們在外圍圍擋上設置移風易俗和防火宣傳標語,在服務大廳LED屏上循環播放文明祭掃相關內容。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宏福園還在骨灰樓、序列廣場入口處設置‘清明思念寄語墻’和‘鮮花換紙錢’處,市民可在上面書寫寄語和免費領取鮮花”。
【皇跡山】
人車分流接駁上山 方便群眾祭掃
3月29日9時許,記者來到皇跡山陵園,一小隊車流正在有序等待進入園區。當地派出所在入口處設置了檢查點,工作人員正在逐一檢查車輛是否攜帶煙花爆竹及金銀紙。煙花爆竹當場收繳銷毀,金銀紙統一收集后,擇日舉行公祭統一祭燒或由市民朋友出園時自行帶走。
記者從陵園公眾號上了解到,3月25日至4月14日,皇跡山進入清明祭掃時間。市民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撥打電話兩種方式,辦理“預約入園”。祭掃期間每天安排5個時段,每個時段2小時,入園時間從8時持續至18時。
進入陵園,可以看到市民車輛統一停放在山腳下的停車場,十幾輛定制公交承擔接駁功能,免費接送市民上山。清明節前后,園區車流量、人流量劇增,為了緩解擁堵問題,陵園常態化采取分時段錯峰祭掃,有效分流人員。園區內還實行“人車分流、接駁上山”的措施,方便民眾上山祭掃。
陵園內,年輕的葉先生細致地用抹布清洗墓碑,然后將一束花鄭重地放在石碑前。“我來這里祭掃我的爺爺奶奶,我從小和他們住在一起。今天除了鮮花,我還帶了一些爺爺奶奶生前愛吃的泉州本地糕點和水果。”葉先生的爺爺奶奶有6個孩子,每年清明節前后,家人們從香港、福州、廈門等地回到泉州,為親人祭掃。“今年我們家共有21位家人陸續來掃墓,在清明節寄托哀思的同時,大家也有機會一起聚會。”
記者了解到,園區還在入口處發布友情提示、懸掛橫幅,提醒市民文明祭掃,摒棄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陳規陋習,倡導以敬獻鮮花、植樹寄思、裝飾紅綢花球等低碳方式緬懷故人。(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邱豐 王柏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