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志愿者、東輝小學學生們以書信寄托對革命先烈的深刻緬懷(東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于春風中緬懷,在清明里傳承。連日來,廈門市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圍繞“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精心策劃并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轄區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導文明祭掃、移風易俗的新風尚,讓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賡續紅色血脈 弘揚英烈精神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先烈的鮮血換來的,我們不僅要好好珍惜生活,更要學習他們的奉獻精神。”日前,三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講座+實踐”的形式舉辦清明主題活動,組織社區居民講述先進事跡、觀看紅色影片,逐步了解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沉浸式感受先輩們堅定的理想信念、頑強的戰斗意志,進一步激發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
“先烈雄風永鎮海疆”,清明節前夕,二農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邀請社區親子家庭來到廈門烈士陵園,瞻仰烈士紀念碑,敬獻小白花,緬懷革命先烈,重溫革命歷史。在場青少年還高聲宣誓:“繼承先烈遺志,熱愛祖國,勤奮學習,守護國家安全,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向烈士們許下鄭重承諾,寄托哀思和敬意。
集美學村的東南之濱,集美解放紀念碑巍然挺立,陳嘉庚先生陵墓靜靜坐落。用好用活紅色資源,賡續精神血脈,連日來,一堂堂生動的思政課在這里開講。馬鑾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親子家庭瞻仰紀念碑,深入了解紀念碑背后的風雨歷程;向陳嘉庚墓獻花,從陳嘉庚先生的偉大事跡中感悟“家國情懷”的深刻內涵。
磁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僑英小學家委舉辦“清明憶嘉庚,追思勵童心”主題活動。親子家庭走進陳嘉庚紀念館,通過一件件文物、一段段視頻,了解這位愛國華僑的生平經歷,感悟嘉庚精神,汲取紅色力量。當天,一行人還向陳嘉庚先生墓敬獻鮮花,深情朗誦《祭陳嘉庚先生文》,表達對嘉庚先生的敬仰與懷念。
集美人莊尊賢曾投身辛亥革命,在護國討袁戰爭中犧牲。東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東輝小學組織青少年前往同安鐘樓開展祭奠莊尊賢先生主題活動。活動邀請集美退休教師陳國榮講解莊尊賢的英勇事跡,朗誦閩南童謠《東輝村古跡傳奇頌》中“革命先驅莊尊賢”片段。值得一提的是,青少年還現場展開“與先烈的時空對話”,以書信寄托對革命先烈的深刻緬懷。
志愿者宣傳文明祭掃(三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倡導文明祭掃 共享綠色清明
“喪葬陋習敗風氣,孝心孝道盡心力,厚養薄葬有道理,文明新風揚正氣……”3月30日,雙嶺村巷口社戲臺傳出陣陣清脆的快板聲,雙嶺村快板說唱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朗朗上口的節奏,宣傳文明祭祀理念,唱響鄉村文明新旋律。
當天,雙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圍繞移風易俗開展清明節主題活動。除了有原創文明殯葬主題快板節目,村民紛紛陸續登臺,以小品、演講等豐富形式,介紹清明的由來與習俗,分享優秀家風故事。志愿者還挨家挨戶宣傳文明祭祀,呼吁村民告別傳統祭掃方式,破除舊俗陋習。
“綠色清明 文明祭掃”“破祭祀陋習 樹文明新風”……日前,葉厝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文明祭掃宣傳活動,社區兒童化身文明祭掃“發言人”。孩子們拿起畫筆、剪刀,用簡短的標語、生動的繪畫裝點宣傳海報,弘揚安全、綠色、文明、節儉祭祀新風尚。當天,他們還手捧親手制作的海報,走街入戶分發文明祭掃宣傳單,獲得了居民的頻頻點贊支持。
植樹寄哀思,為清明添綠。三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我們的節日·清明”植樹活動。挖坑、植樹、澆水、施肥……現場,在園藝師的帶領下,親子家庭學習園藝知識,增強綠色環保理念,還親手栽植樹木,手寫紀念卡片,以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追思。“希望通過清明植樹,將傳統的祭祀文化與現代的環保理念相結合,賦予節日新的內涵,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三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工洪月英表示。
快板宣傳文明殯葬(雙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傳承傳統文化 打造多彩社區
清明節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凝聚著慎終追遠、緬懷先人的精神內核,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習俗活動。連日來,集美區各文明實踐站舉辦各類文化活動,讓清明不僅是追思的時節,更成為文化傳承的生動課堂。
清明時節,放紙鳶寄托了中國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日前,信毅社區、寧寶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紛紛以風箏為載體,打造社區居民互動交流平臺,傳承民俗文化,體驗非遺魅力。信毅社區活動現場,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志愿者引經據典,講述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從寒食溯源到紙鳶祈福,闡釋清明習俗背后的家國情懷。親子家庭還以竹為骨、以紙為裳,攜手制作并放飛紙鳶,為春日的社區增添了一抹和諧文明的節日亮色。
吃青團是清明節一項重要的食俗活動。上頭亭社區“文明追思·綠色清明”我們的節日·清明暨近亭非遺親子課堂現場,居民們不僅學習了清明節的由來與典故,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還從揉面、包餡到蒸制全流程學習制作了青團,深入體驗民俗文化的魅力,享受親子互動、鄰里交流的溫馨時光。
杏林灣畔的集美塔是集美人文教育地標建筑。清明節前夕,東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社區青少年在這里開展了一次別樣的文化“踏青”之旅。拾級而上,孩子們了解了集美的歷史變遷、人文故事,領略“一精神三文化”(嘉庚精神和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的豐富內涵,還通過豐富的互動體驗“穿越時空”、憶古惜今,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汲取奮斗成長的動力。
據悉,清明節前后,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還將持續舉辦科普宣傳、文化文藝、志愿服務、網上祭英烈等多樣化的文明實踐活動,更通過沉浸式、互動化的傳播方式,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傳統文化,倡樹文明新風。(東南網 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