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文明風4月7日訊 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厚養薄葬、喪事簡辦”文明風尚,破除殯葬陳規陋習,今年清明節期間,東山縣委文明辦聯合相關單位開展殯葬移風易俗“十大行動”,積極營造綠色、文明、和諧的清明祭掃氛圍。
謀劃部署,繪制戰圖
東山縣委文明辦主動發力,搶抓清明祭掃高峰期,提前部署,結合整治殯葬領域腐敗亂象專項行動,制定《東山縣2025年清明節期間殯葬移風易俗宣傳工作方案》,旨在通過長達1個月(3月7日至4月6日)的宣傳活動開展,提高群眾知曉度,進一步樹立文明殯葬新風。
十大行動,協同發力
清明節期間,東山縣通過開展線上宣傳等十大行動,全面推動殯葬移風易俗工作走深走實。
通過電視臺、微信公眾號、新聞網等多渠道刊登殯葬移風易俗公益宣傳廣告,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發布《關于弘揚時代新風尚 開展殯葬移風易俗的倡議書》,開展殯葬法律法規和典型案例普法宣傳。4月2日福建衛視新聞還專題報道了康美鎮城垵村探索殯葬改革生態路徑典型案例。
在公墓區、殯儀館、吊唁堂、醫院、集中安葬區等重點場所,東山縣全方位利用戶外廣告板、LED屏、展架、橫幅等多種形式制作或刊播殯葬移風易俗公益廣告,一句句暖心的話語,讓文明殯葬的觀念潛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東山縣圍繞殯葬移風易俗主題,通過各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廣泛開展《倡議書》和宣傳折頁發放、殯葬改革政策宣講、文明祭祀入戶宣傳、祭掃幫扶等文明實踐活動,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殯葬移風易俗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同時,實施“鮮花換紙錢”行動,在龍鳳山、獅山公墓區設立服務點,提供免費鮮花,倡導以鮮花、卡片替代紙錢,并組織黨員干部和志愿者開展應急救助、秩序維護等服務,倡導文明祭祀。
推廣“云祭掃”,開通線上祭掃通道,并提供虛擬獻花、留言追思功能,引導群眾參與。
組織全縣各機關單位、部門簽訂《東山縣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厚養薄葬·文明殯葬”承諾書》,要求黨員干部在孝老愛親、喪事簡辦、生態安葬、文明祭掃等方面率先垂范,以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群眾參與殯葬移風易俗。
多批次組織全縣干部群眾和師生代表前往烈士陵園和谷文昌陵園開展祭先烈、為先烈碑文描紅等紅色主題活動,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優秀作風,汲取奮進力量。
針對清明前后用火高峰期特點,東山縣加強了文明祭掃和森林防火知識普及,落實有關野外用火禁令,加大公墓區、集中安葬區巡查力度,持續做好應急滅火及救護充分準備。
積極宣傳引導群眾錯峰、錯時祭祀,降低人流、車流集中度。加強交通管控力度,組織交警、鎮村干部和志愿者做好現場秩序維護,減少殯葬服務場所祭祀壓力。
東山縣將孝老愛親、殯葬移風易俗內容全面納入全縣各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并充分發揮紅白理事等組織力量,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殯葬移風易俗,共同推進形成文明新風尚。
群眾參與,成效明顯
《倡議書》發布后,迅速得到東山縣群眾點贊和支持,對提倡厚養薄葬和喪事簡辦表示充分認可,紛紛表示此舉弘揚了傳統孝親文化,減輕了群眾負擔,順應社會文明進步趨勢,符合時代發展潮流。該《倡議書》轉發點贊量上千人次,閱讀量2萬余人次。
在了解到倡議內容后,許多群眾主動加入到殯葬移風易俗的行列中,以實際行動響應號召。在辦理喪事時,主動調低哀樂音量,騰開辦喪物品為公共空間讓路,盡量不擾民;掃墓時不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用品,改用鮮花代替;減少焚燒紙錢,勸阻他人野外用火,助力生態保護;家長帶領孩子戶外踏青,誦讀經典,深刻了解清明節日意義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全縣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認真學習并簽訂《承諾書》,積極帶頭孝老敬親,踐行殯葬移風易俗,擯棄陳規陋俗,并向親屬講解殯葬移風易俗做法及好處,涵養文明家風。
下一步,東山縣委文明辦將持續做好殯葬移風易俗推進工作,進一步豐富宣傳形式,擴大殯葬移風易俗的理念和政策傳播力、影響力,推動殯葬移風易俗理念深入人心,弘揚時代文明新風。(東山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