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近日,2025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南寧舉辦。此次論壇主題為“系統性變革 智能化傳播:網絡媒體的機遇與挑戰”。據悉,在2025中國網絡媒體論壇開幕式上,還舉辦了2024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發布儀式,揭曉2024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入選作品,并為中國正能量十佳網絡精品代表、突出貢獻單位頒發榮譽證書。開幕式現場還將發布2025年計劃開展的網上重大主題宣傳活動。
在數字浪潮奔涌向前的2024年,中國網絡空間以“改革開新局 奮斗創偉業”為主題,涌現出一批兼具思想深度與傳播熱度的正能量精品。這些作品以多元主體為筆、以創新技術為墨、以安全生態為紙,繪就了一幅展現中國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時代畫卷。
多元主體共繪時代畫卷,精品力作激蕩奮進力量。發展,是網絡正能量的根基。不可諱言,2024年,從主流媒體到普通網民,從政務新媒體到互聯網平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創作,形成“主流頂流化、網民創作化、平臺賦能化”的傳播格局。主流媒體扛起“主力軍”大旗,如音視頻《非凡中國》以全新視角展現國家活力,圖片作品《一滴水的百年穿行!》用一鏡到底的敘事串聯青春擔當;網民則以“劇中人”視角講述真實故事,如自媒體博主“小胖雞醫生”記錄醫者仁心的《他們半夜送來受傷的孩子》,以樸素語言傳遞溫暖。成都高新區《在成都高新,遇見中國色!》更以SVG動畫融合傳統色彩與城市發展,成為地方政務新媒體的創新典范……這些精品力作緊扣新中國成立75周年、“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和鄉村振興等重大主題,讓奮進中國的步履鏗鏘可聞。
技術賦能解鎖表達新境,人機共創引領智媒浪潮。創新,是網絡正能量的引擎。人工智能、AR、SVG等技術的深度應用,讓正能量內容突破傳統表達邊界。如《AI眼中的中國》以AI生成海報、動畫,展現大國風采;人機共創大會推出的“紅色云展廳”“AI導演共創”等智媒應用,將歷史記憶與未來想象無縫鏈接。安徽省司法廳以英模事跡創作的文字作品,借助新媒體技術實現情感共鳴,入選“網絡正能量文字”十佳。可以毫不夸張地講,技術不僅提升了作品的互動性與感染力,更通過“沉浸式展演+交互式展覽”搭建起內容與受眾的橋梁,讓正能量在“網感”中觸達人心。
導向為舵護航內容生態,規范發展筑牢傳播根基。安全,是網絡正能量的底線。2024年,中央網信辦始終堅持“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三向統一,確保活動精品創作不偏離主航道。例如,中央網信辦將“網味濃、網感強”作為遴選標準,鼓勵作品既接地氣又揚正氣;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備案管理,則為技術應用劃清安全邊界,防止算法濫用。成都高新區的獲獎作品以傳統文化為內核、技術為外衣,既展現城市活力,又弘揚文化自信,體現了導向與創新的有機統一。正是這種“守正創新”的生態理念,讓網絡空間清朗有序,正能量成為“最強音”。
2024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是時代精神的鏡像,更是奮進中國的注腳。它們以多元主體為創作源泉,以技術創新為表達載體,以安全生態為發展保障,實現了“正能量”與“大流量”的雙向奔赴。站在智能化傳播的新起點,我們期待更多精品力作破繭成蝶,以中國故事激蕩時代共鳴,以網絡強音助力民族復興偉業。(安溪縣委宣傳部(文明辦) 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