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書寫孝廉文化 傳承家風家訓”青少年書法活動。(資料圖)紫山鎮供圖
文明風4月18日訊 為深入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破除陳規陋習,惠安縣紫山鎮立足本地實際,探索出一系列接地氣、有實效的移風易俗特色做法,以“軟引導+硬約束”相結合的方式,推動鄉風民風持續向好。
立體式宣傳強聲勢,文明殯葬扎根深
紫山鎮通過構建“線上線下聯動、傳統現代結合”的宣傳矩陣,營造全民參與文明殯葬的濃厚氛圍。
通過懸掛殯葬移風易俗主題橫幅70余條,鎮村LED電子屏不間斷滾動播放宣傳標語,在全鎮主干道、村委會公開欄、實踐所(站)、公墓出入口、醫院、喪葬用品售賣點等特殊場所全覆蓋張貼殯葬移風易俗宣傳海報。組織網格員、志愿者入戶發放文明殯葬倡議書,面對面講解政策,群眾承諾書簽署率100%。同時,將文明治喪、喪事簡辦納入村規民約,提供可遵守的模板范本,引導村民互相監督,自覺踐行。
紅白理事會帶頭,節儉成風廣流傳
針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問題,紫山鎮利用各村紅白理事會發揮帶頭作用,整合村兩委、鄉賢、老黨員等力量,推出三項創新舉措:推行星級評分制,對主動簡辦紅白事的家庭給予“文明積分”,積分可兌換超市商品或優先享受政策幫扶;打造共享禮堂,光山村整合閑置村集體用地為標準化禮堂,提供集中辦理婚宴場地,場地規模無形中控制辦宴桌數;踐行志愿服務,紅白理事會成員化身志愿者,入戶倡導文明殯葬、文明婚俗良好行為,鼓勵喪事簡辦,倡導婚事新辦,并以身作則帶頭遵守文明行為規范,主動幫忙事主進行文明治喪。
家風家訓館樹新風,以文化人潤民心
紫山鎮深挖家庭文明“細胞工程”,打造惠安(仕尾)鄭氏家風家訓館,推動優秀傳統與現代文明融合。
征集優秀家規家訓50余條,制作成木刻牌匾懸掛于仕尾村每戶鄭氏人家門前,營造“戶戶比家風”氛圍;并以傳統節日為契機,組織族親開展家風館尋訪、主題征文等活動,深入挖掘家風家訓中的優秀教育元素,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傳統美德融入現代生活,引導族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凝聚移風易俗的思想共識
家風館通過舉辦族親聯誼、孝老敬老、優秀學子表彰等特色活動,將移風易俗理念融入其中。在活動中倡導文明節儉的婚喪嫁娶觀念,反對鋪張浪費和封建迷信,以實際行動推動移風易俗,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
利用“仕尾讀書群”“仕尾黨員群”“仕尾美麗鄉村”等微信群以及“仙公山下”微信公眾號,廣泛宣傳移風易俗的重要意義和具體做法。通過分享家風家訓故事、移風易俗典型案例等,引導族親自覺抵制不良習俗,樹立文明新風,推動移風易俗理念深入人心,助力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風貌的形成。(紫山鎮 惠安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