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文明風4月21日訊 近年來,寧化縣立足當地資源優勢,通過陣地融合、文化融入、資源共享、服務優化等系列舉措,將文明實踐融入城鄉旅游產業,積極助推城鄉融合發展。
寧化縣在客家祖地風景區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陣地延伸打造融合實踐綜合體
按照“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要求,寧化縣系統梳理縣域內文化、生態等優勢資源,將文明實踐深度融入縣域文旅發展格局,文明實踐點延伸至客家祖地、長征精神教育基地等景區景點,整合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產業特征和自然風光,以資源共享理念打造4條文明實踐精品路線,推動形成農文旅融合實踐綜合體。推出“文明實踐+旅游服務”模式,將旅游體驗、文化推廣、便民服務“三合一”,讓游客在觀賞山水美景的過程中了解當地優秀文化,享受優質服務,提升游客體驗感。
游客在寧化縣紙都治平館玉扣紙文化展館體驗玉扣紙造紙技藝
雙線驅動破題鄉村振興新敘事
寧化縣將革命歷史、休閑農業、文化傳承相融合,打造集教育、觀光、體驗為一體的實踐基地,實現文化傳承和產業發展雙線驅動,互惠共贏。安樂鎮樂野小鎮實踐點借助多肉產業優勢,通過“線上直播+線下體驗”模式,助力村民、村財、企業三增收;湖村鎮培育特色民宿、農事體驗、研學采風等新興旅游業態,輻射帶動13個村(居)文旅融合發展;治平畬族鄉打造“畬族原鄉”“玉扣紙鄉”“山之巔水之源”等特色旅游品牌,為畬鄉振興鋪就“致富路”。同時,以石壁客家祭祖習俗、木活字印刷術、玉扣紙制作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依托,串聯起客家祖地、中國印刷博物館寧化分館、紙都治平館等非遺文化傳承打卡線路,通過非遺技藝全流程展示、面對面科普、現場操作等方式一站式“零距離”體驗非遺項目,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文化魅力。
寧化縣曹坊鎮敬湖公祠舉辦全國“四季村晚”夏季示范展示活動。黃尉峰 攝
特色活動構建多元文化新場景
深挖傳統民俗打造節慶IP,深化龍頭村“二月二”、夏坊村“古游儺”、陳塘村“鬧春田”等特色民俗活動,結合提線木偶戲、延祥花燈制作、木活字印刷等非遺課程,形成“非遺賀新春”品牌矩陣,春節期間“品客家美食、賞客家非遺、享客家年味、過客家風情年”12場主題節慶活動吸引游客22萬余人次。搭建惠民服務平臺,依托“趕圩”習俗開展文明實踐大集,提供理論宣講、義診義剪等10余項服務;深化濟村鄉“村晚”、安樂鎮多肉直播助農等文化新場景,實現“家門口賞好戲、直播間促增收”。深化紅色文旅融合,寧化縣長征精神教育基地創新“紅色+培訓”“紅色+旅游”“紅色+研學”模式,年接待游客35萬余人次;曹坊鎮通過文物保護與活動承辦相結合,成功舉辦全國“四季村晚”等大型活動,構建起紅色教育、農旅體驗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
文明浸潤鄉土,文化涵養鄉風。寧化縣通過文明實踐與農文旅“搭伴”,不斷豐富農文旅發展內涵和形式,實現了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為城鄉融合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寧化縣委宣傳部 李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