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文明風4月21日訊 為進一步推進殯葬移風易俗工作,引導群眾形成節儉養德、文明理事的社會文明新風尚,秀嶼區東莊鎮通過多維宣傳、文化浸潤、制度約束和志愿服務等舉措,推動文明殯葬理念深入人心,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新風。
多維宣傳矩陣,筑牢思想根基
東莊鎮搭建“宣講會+屏幅聯動”多維宣傳矩陣,線上線下協同發力,綜合運用主題宣講、視頻展播、橫幅標語、公益廣告等多種載體,廣泛普及文明節儉治喪、節地生態安葬、綠色低碳祭掃等新理念。以主題宣講會為抓手,現場解讀殯葬改革政策,結合典型案例剖析,引導群眾樹立科學理性的喪葬觀念。截至目前,累計舉辦主題講座20場,直接受眾超1000人次,有效提升了群眾對殯葬改革的知曉率與認同感。通過村部電子屏、懸掛主題橫幅、張貼公益廣告等方式,構建全方位視覺傳播網絡。同時,依托鎮村廣播、電子屏等,循環展播《文明殯葬》公益視頻,將現代殯葬理念融入群眾日常生活場景。截至目前,累計播放視頻100余次,懸掛橫幅50余條,設置公益廣告33處,營造出“抬頭可見、駐足可觀”的濃厚宣傳氛圍,推動移風易俗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浸潤鄉風,引領文明風尚
東莊鎮深挖文化資源,以“活動育人+文化潤心”為目標,推動文明殯葬理念融入群眾生活,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文化廣場、村活動中心等基層文化陣地,創新開展“文化下鄉+移風易俗”主題活動,秀嶼區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服務活動在靖恭媽祖書院啟動,通過文藝表演、贊句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移風易俗從“單項宣傳”升級為“文化體驗”,將移風易俗的理念傳遞到每個人的心中,讓文明鄉風在文化浸潤中生根發芽,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精神動力。針對青年群體,東莊鎮打造“圖書館+思享會”新型模式,舉辦“相約圖書館·共話新風尚”青年交流會,通過青年代表發言、分組交流討論等形式邀請青年共同探討殯葬領域移風易俗的時代意義,形成“文化活動帶動觀念革新”的良性循環。
制度約束規范,構建長效機制
東莊鎮以制度化建設為保障,構建“村規民約+紅白理事”雙軌治理模式,推動殯葬移風易俗工作長效化、規范化。指導各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全鎮24個村居已全部完成《村規民約》修訂升級,將喪事簡辦有關內容納入其中并制作上墻,組織村民開展村規民約學習,切實提高村民的規范意識。推動黨員干部帶頭踐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為村民做表率,為村規民約順利推行提供強大動力,形成“一約四會”基層自治體系,實現制度約束與村民自治有機融合。建立“紅白理事會”機制,由村兩委成員、鄉賢和德高望重的老人組成理事會,依據事前介入、事中參與、事后監督的原則,充分利用自身在村里的影響力,針對有想法大操大辦的事主家中進性簡辦勸導、宣傳相關殯葬政策,確保文明殯葬理念落到實處。
志愿賦能添力,服務保障民生
東莊鎮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力量,以“志愿賦能+服務創新”為支撐,為文明殯葬提供全方位保障。通過“擺攤設點+入戶宣傳”雙輪驅動,將殯葬移風易俗理念精準傳遞到千家萬戶。在人流密集區域設立“文明殯葬宣傳服務點”,通過發放《文明殯葬倡議書》、講解殯葬法規政策、結合身邊案例剖析等,向過往群眾宣傳文明殯葬移風易俗的重要意義、殯葬改革工作的具體內容,為群眾提供“一站式”咨詢服務。切實發揮“鐵腳板”作用,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村居開展入戶宣傳活動。志愿者們通過面對面交流,詳細講解移風易俗的具體內容和政策要求,引導群眾自覺踐行文明殯葬新風尚。東莊鎮通過“面對面”宣傳與“心貼心”交流,讓文明殯葬理念從“紙面”走向“心間”,截至目前,東莊鎮共發放倡議書3000余份,覆蓋群眾5000余人。
東莊鎮通過“多維宣傳+文化浸潤+制度約束+志愿服務”的綜合治理模式,讓文明殯葬新風尚蔚然成風。下一步,東莊鎮將繼續深化移風易俗工作,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動文明鄉風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精神動力。(秀嶼區委宣傳部(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