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4月14日,清流縣田源鄉田口村村民黃千榮正在家中照料年邁母親,身旁擺放著老人愛吃的點心,屋內整潔有序,充滿溫馨。
黃千榮是田源鄉田口村村民,1998年入黨,曾擔任村委會干部。如今雖以務農為生,但在生活的點滴中注重彰顯黨員本色。
今年2月20日,黃千榮的父親因病離世。面對傳統喪葬習俗鋪張繁瑣的環節,他毅然遵從老人遺愿,選擇簡辦喪事。“父親在世時就提過簡辦,我們做子女的,要用這種方式表達孝心。”黃千榮說。
辦理喪事期間,面對親友擺筵席、長時間守靈的提議,他一概謝絕,堅守“厚養薄葬”的理念,將喪事辦得莊重而簡潔。整個喪事僅用了一天時間,也未燃放大量煙花爆竹,取而代之的是獻花、電子訃告等文明方式,寄托對逝者的哀思。
然而,他的這一決定在村里掀起了波瀾。“黃千榮家幾代人在村里都有頭有臉,這么辦喪事不怕丟面子?”“起這樣的頭,往后可別遭人笑話。”質疑聲此起彼伏,不少村民對此驚訝又不解,在大家看來,此舉違背傳統習俗,顯得不夠“孝順”。
但黃千榮有著自己的堅持。“父親常說,黨員就得帶頭做對的事。我作為黨員,必須帶頭執行政策,不能大操大辦。”他言辭懇切,直面村民質疑,“大操大辦不過是做給活人看,厚養薄葬才是真孝道。與其等人走后擺排場,不如在老人生前多盡孝心。父親生前,鄉村兩級常派人看望,鄉衛生院醫生也定期上門體檢,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福氣。”
或許是這番肺腑之言觸動了村民的心弦。漸漸地,村民開始重新審視傳統喪葬中的鋪張行為,殯葬理念悄然發生改變。
“一開始我也不理解,按老傳統喪事就得大辦。可聽了黃千榮的話,覺得在理,活著孝順才是真孝順。他父親生前日子過得舒坦,這比啥都強。”村民鄧金生說。
“以前大家都覺得喪事辦得越大越有面子。他這么一帶頭,讓我們看到新風氣也挺好,少了那些繁瑣儀式。”鄰居黃世高點頭認可。(三明日報 清流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