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文明風5月28日訊 5月27日,2025年龍巖市新羅區“紫金山公園杯”端午節龍舟賽在龍津河激烈展開。龍舟競渡是端午節的傳統民俗活動,也是龍巖市“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佳節——‘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龍舟競渡的鼓點敲響,“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佳節——‘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序幕徐徐展開。
自2018年上杭縣被列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以來,龍巖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任務,堅持先行先試,勇于探索創新,推動中心建設由試點探索轉為全面拓展、全方位提升。率先在全省實現中心(所、站)陣地全覆蓋,延伸打造全國首個文明實踐謝華安、謝聯輝“兩院”院士共享空間等特色陣地537個,組建7989支志愿服務隊伍,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近年來,龍巖市聚焦特色先行、品牌引領、服務提升,持續推進文明實踐工作守正創新、開拓新局面,全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革命老區精神文明新高地。
2024年4月23日,龍巖市新羅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一群人溫暖一座城”——2024年龍巖市道德典型“巖講家”百場宣講新羅區啟動儀式
2024年2月23日,龍巖市永定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春靄園新時代百姓大舞臺開展我們的節日“暢享新時代 永遠跟黨走”文藝演出
堅持特色先行,陣地更有內涵
陣地是文明實踐的載體和依托。龍巖市堅持特色陣地打造,推動文明實踐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特色先行,龍巖市以“福”文化為引領,打造閩西特色“紅色福”“客家福”“生態福”,建設“福”文化特色文明實踐基地,孵化“福”文化文明實踐項目,探索將生態文明建設、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與“福”文化有機融合、協同推進,推動“福”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傳承、創新。
特色先行,龍巖市實施“大愛龍巖 循跡再奮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培優工程,重點推動7個文明實踐提質培優先行實踐單位開展具有地方特色、行業特點的實踐活動,打造“一單位一特色一品牌”,示范帶動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質增效、提檔升級。
特色先行,龍巖市積極推進文明實踐陣地與鄉村文化會客廳一體建設,探索打造“陣地共建、活動共聯、隊伍共育”的文明實踐綜合體、精品路線,常態化開展“院士精神宣講”“林下經濟科普”等宣講活動,截至目前,已打造新羅區培斜村、連城縣迪坑村、武平縣陽民村等36個特色鮮明的“文明實踐+鄉村文化會客廳”綜合體。
特色先行,龍巖市開創全國首個跨省、跨區域的“福建龍巖?北京海淀”文明實踐中心結對共建先例;深化與廣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對口交流合作,借力各方資源促進提升;制定聯動機制、掛點調研制度,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指導組各成員單位掛點聯系各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政策宣講、醫療衛生、科技下鄉、文體活動、暖心幫扶等5支市直志愿服務隊伍定期赴基層開展共建活動,通過送圖書、送文藝、送溫暖等多種形式,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幫助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困難,讓文明實踐活動有情懷、冒熱氣、見實效。
2023年5月8日,龍巖市委文明辦、市慈善總會、新羅區文明委聯合游掌盟慧生活社區服務平臺開展“大愛龍巖在行動·情暖昌都送愛心”捐贈活動
2025年5月2日,連城縣義工協會志愿服務隊開展“你的樣子”同心敬老鄉村行活動
堅持品牌引領,實踐更有溫度
品牌,閃耀著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熠熠星光。
以“大愛龍巖”總品牌為牽引,龍巖市深化子品牌、子項目建設活動,培育打造“暖心民政”“同心育苗”等惠民品牌項目,形成“一縣市一品牌、一部門一項目、一單位一特色”的品牌建設體系,推動“大愛龍巖”品牌建設常態長效、惠及百姓。同時,持續開展“大愛龍巖 情暖邊壩”“大愛龍巖 情暖昌吉”活動,品牌效應向雪域高原、天山腳下延伸。
將“福”文化、非遺傳承融入文明實踐,龍巖市打造“文明實踐 快樂奉獻”“文明龍巖福多多”等志愿服務總品牌,持續打響“院士故里”“書香都康”“冠豸非遺+”“青山學堂‘微課堂’”“兩岸‘一家親’”等文明實踐品牌項目,以有效舉措推動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成為學習傳播新思想、推進移風易俗、深化基層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圍繞文明實踐五項主要任務,龍巖市持續開展“一月一主題”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打造“零距離 萬人行”“愛滿杭川”“冠豸山下志愿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并立足群眾生產生活實際,推出“解憂便利店”“中醫康養進百村”“兩岸一家親”?臺商在行動等普惠性、互惠性、特惠性項目。
2024年3月12日,龍巖市委文明辦承辦“福建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大愛龍巖”精神文明品牌建設現場交流活動
2024年3月5日,龍巖市上杭縣開展2024年“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志愿服務集中活動
堅持隊伍建設,服務更加專業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隊伍是推動社會進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龍巖市持續強化志愿者隊伍建設,推動志愿服務專業化、基層化發展,群眾的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務就深入到哪里。
龍巖市組織“巖”講家、“模范蘇區講習團”“‘章’口就來”等3216支專兼結合的理論宣講隊伍,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理論宣講體系,打造“大榕樹講壇”“武平故事會”等“沒有圍墻的文明實踐新陣地”,線上線下開展“黨的聲音進萬家”等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4.6萬余場次,把宣講課堂搬到群眾家門口,用鄉音鄉語將黨的創新理論和政策送到基層群眾心坎上。
以傳統佳節及特殊節日為契機,龍巖市組織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節”“文明實踐我行動”等系列宣傳教育及志愿服務活動3.2萬余場次,倡導文明、節儉過節,在推動志愿服務深入基層、深入人心的同時,弘揚傳統文化、倡樹時代新風。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個志愿者、1個志愿服務組織、1個志愿服務項目、3個志愿服務社區入選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15名志愿者、12個志愿服務組織、12個志愿服務項目、14個志愿服務社區、5所志愿服務文明實踐所(站)、2名志愿服務工作者入選全省學雷鋒志愿服務“五個最美”先進典型;15個項目獲福建省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銅獎、優秀獎;40名志愿者獲評“五星級志愿者”。(龍巖市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