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九龍江上百舸爭流,成為節日最亮麗的風景。賽龍舟這一傳統民俗在給大家帶來文化視覺盛宴的同時,也讓閩南人“愛拼敢贏”的精神屬性高度具象化。我們要從龍舟競渡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爭渡”的拼勁轉化為工作的干勁,一起奮楫向前,努力抵達勝利的彼岸。
龍舟競渡,講究的是團結協作的合力。閩南方言將劃龍舟稱為“扒龍船”,一個“扒”字形象地詮釋了龍舟競技的特點——眾人齊心以手揮槳,左右步調一致劃水。上了同一條船,只要比賽的戰鼓擂響,不分年齡、職業、身份,只有一條心、一起拼,才能劃出最快速度。干工作跟劃龍舟一樣,定下目標后就來不得半點推諉扯皮,容不下半點本位主義。部門、個人只有把整體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才能把事業干好干成。
龍舟競渡,離不開奮勇爭先的心氣。賽龍舟是速度與激情的角逐,好看就好看在你追我趕的激烈競爭。“輸人不輸陣”,客觀實力或許有差距,但奮力拼爭的氣勢不能丟。今年是“爭先年”,想不想“爭”、敢不敢“爭”、會不會“爭”至關重要。發展之路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標兵漸遠、追兵已近”的區域競爭格局,我們尤其要強化危機感和責任感,拿出賽龍舟時“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勢,以乘風破浪之勢、披荊斬棘之為,力爭上游、勇立潮頭。
龍舟競渡,最需要堅持到底的意志。通常而言,龍舟賽的中后程才是扣人心弦之處。此時的賽場競爭趨于白熱化,趕超、逆轉等劇情隨時可能上演,最能檢驗隊員的耐力和意志力。假期過后,半年已至。船到中流,一篙松勁退千尋。我們要懷揣“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警醒,對照年初目標,認真檢視盤點,繼續咬緊牙、鉚足勁、加油干,以半年“雙過半”保障全年“收好關”。
賽龍舟之于干工作不僅是一種比喻,更是一種方法論。讓我們以競速之姿,馳騁事業征程。“爭渡、爭渡”,最美的風景就在不遠處!(漳州文明網 閩南日報 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