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垃圾分類屋干凈整潔、公廁便民設施一應俱全、車輛停放規范有序……如今,走在閩侯的街頭巷尾,處處煥發新氣象,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是閩侯文明創城的生動答卷。
車輛有序停放。李煜晗 攝
網格“織密”
市容煥靚顏
夜幕下的萬家廣場商圈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街道兩側,商戶車輛在劃定區域內整齊排列,非機動車也有序停放在指定位置。
“現在道路敞亮又整潔,車子也停放得整整齊齊?!笔忻窠寥滩蛔≠潎@。
這份看得見的改變,源于閩侯縣開展的市容管理精細化提升工作。近年來,閩侯縣創新實施網格化管理模式,將全縣分為4個片區,縣城區細化為13個網格,定人、定點、定時,定路段,實行16+8小時工作制度,確保市容市貌管理無死角、無盲區。
對流動攤販占道經營、商戶未落實“門前三包”、非機動車亂停等城市管理頑疾,相關部門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打出整治“組合拳”:在三英花園小區周邊等多處區域,合理設置便民疏導點,既保障攤販生計又規范經營秩序;在甘洲路、亭下街等人流量大的路段,施劃經營區域標線,允許商戶在店外“一米線”內有序經營;逐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讓維護市容成為商戶自覺行動;施劃非機動車停車區,引導車輛有序規范停車。
掩映在綠植中的公廁。李煜晗 攝
公廁“提質”
方寸見溫情
“以前帶孫女逛公園,最怕她突然說想上廁所,得一路小跑找好久。現在走幾步就能看到公廁指示牌,真是太方便了!”正在街心公園帶孫女玩耍的陳阿姨指著不遠處的公廁說,“對我們老年人來說,這些方便之處就是實實在在的幸福?!?/p>
在這座城市里,像陳阿姨這樣的感慨正越來越多。小公廁,連著大民生,更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過去,老舊公廁設施陳舊、異味明顯、分布不均,未設置指示牌,給市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近年來,閩侯縣結合各鄉鎮(街道)村居實際需要,以公廁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和規范化為重點,通過新建、改造等方式,全面提升城鄉公廁管理與服務水平。
如今漫步街頭,變化隨處可見:無障礙通道、母嬰護理臺等設施,細致照顧特殊群體需求;融入地方建筑特色的外觀設計,更讓公廁成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但改造提升的腳步并未止步于硬件更新。
為確保公廁“建得好、管得優”,相關部門還在長效精細管理上持續發力。實行專人管理,定期維修更新設施;做好保潔和設備養護,按時開展日常消殺工作;開展“星級公廁”評選,激發管理積極性……一系列舉措,讓公廁從“能用”邁向“好用”“舒心用”。
小區舊貌“換新顏”。李煜晗 攝
垃圾“分家”
街巷展新貌
走進雙福小區,一座藍色的垃圾分類屋格外醒目。簡潔流暢的線條設計,搭配清新的藍色外觀,與小區綠植相映成趣,成為社區環境升級的生動注腳。
“現在有了分類屋,不僅環境干凈了,大家分類投放的意識也越來越強了?!痹陔p福小區生活了30余年的肖老伯,談起小區的新變化時笑容滿面。作為社區變遷的親歷者,肖老伯見證了這里從臟亂差到整潔有序的蛻變歷程。
雙福小區的蝶變,正是閩侯縣推進城鄉環境整治的生動縮影。近年來,閩侯縣以中心大縣城環衛一體化工作為抓手,深入開展垃圾分類、“清溝、掃地、擺整齊”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城鄉環境。通過科學規劃、統籌推進,目前全縣已建成465座垃圾分類屋,同步配備61輛分類收運車輛,構建起完善的垃圾分類處理體系。
“我們還聚焦社區小區、農貿市場、背街小巷等重點區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并建立健全環境衛生常態長效管理工作機制,全力保障市容市貌整潔有序。”閩侯縣執法局市容和環境衛生監管科工作人員朱發良說,“未來,我們將繼續以‘繡花功夫’深耕城市治理,讓文明底色更亮、群眾幸福指數更高?!保ㄩ}侯縣委宣傳部(文明辦) 遇見閩侯 李煜晗 余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