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連日來,喜悅驕傲的心情洋溢在鷺島兒女的心頭——在5月23日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廈門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實現“七連冠”!
大會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習近平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深化改革創新,廣泛動員社會參與,形成齊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設長效機制。通過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下一步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指明前進方向、注入強大動力,在廈門市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牢記領袖囑托,抓好貫徹落實,廣泛匯聚由創建“文明城市”向建設“城市文明”躍升的強大合力,把廈門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擦得更加閃亮,書寫城市文明嶄新篇章。
珍惜榮譽 闊步向前
廈門取得全國文明城市“七連冠”榮譽,離不開全市各條戰線,廣大市民群眾的同心合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令大家深受鼓舞,精神振奮。
廈門市紀委監委機關今年首次獲評全國文明單位,機關全體黨員干部以這份榮譽為新起點,迅速掀起學習熱潮。他們表示,要認真學習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職能職責,強化責任擔當,激揚清風正氣,不斷完善精神文明建設長效機制,做大做強“鷺島清風”“清風傳家”等品牌,將文明理念融入監督執紀全過程,以更扎實的行動展現精神文明建設新氣象新作為,助力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作為再次榮膺全國文明單位的廈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將榮譽化為激勵廣大干部職工奮勇向前的強大動力,引導全局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繼續投身精神文明建設事業。全局干部職工表示,他們將持續深化“721”工作法,強服務傳遞溫暖,強管理彰顯規范,強執法守住底線,在廈門邁向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設的新征程中,攜手全體市民,構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召開后,蟬聯全國文明單位的廈門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也第一時間組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表彰大會精神。全體員工紛紛表示,將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譽,持續踐行“客戶為先,誠信為本,專業共進,同心共益”的價值觀,以實際行動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單位創建成果,切實將創建成效轉化為干事創業的昂揚精氣神,把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轉化為助力全行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為助力實體經濟更好發展貢獻力量,讓文明之花在金融領域絢爛綻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公安工作現代化與公安交管工作全過程,從服務市民出行到助力城市文明,全面提升廈門市交通精神文明建設質效。”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后,廈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的民警們表示,他們將以文明建設為基、以打防管控為本,持之以恒查違法、抓源頭、除隱患、強宣傳,把交通精神文明建設持續引向深入,全方位推動廈門市道路交通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加安全有序、文明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為擦亮廈門全國文明城市品牌添光增彩。
以文化人 城鄉共建
新時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設要有新氣象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要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進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
廈門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作為市委文明辦建設的宣傳思想文化陣地,承擔著統籌指導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等工作任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將緊扣“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目標定位,不斷豐富“文明實踐+”活動,切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還將依托智慧平臺,推動文明培育提質培優、文明實踐聯踐共踐、文明創建改進創新,聚力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精神文明建設品牌,為廈門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當黃厝村獲得全國文明村的喜訊傳來,我們歡欣鼓舞,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們鄉村建設成果的認可,更是對黃厝村文明鄉風水平的肯定。”黃厝村的黨員干部表示,他們將以獲評全國文明村為新起點,進一步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崗位抓好貫徹落實,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凝聚起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全國文明校園廈門海滄延奎實驗小學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該校全體教師表示,將強化理想信念、本領學習和責任擔當,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豐富校園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學生道德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培育“三有”時代新人。(廈門文明網 廈門日報記者 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