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在越來越多的“毛孩子”成為家庭一員的今天,諸如在公共場所不及時清理寵物糞便、外出遛狗不使用牽引繩、不及時給寵物接種疫苗、遺棄寵物等不文明養寵行為也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呼吁文明養寵。
文明養寵,是在享受“毛孩子”們的陪伴的同時,以“不打擾”為底線,用牽引繩、拾便袋等細節,落實人與人之間、人與寵物之間、人與城市之間的文明契約。
文明養寵,需要養寵人士扛起飼養責任。只有飼養者意識到“寵物自由”的邊界是“不打擾別人”,才能真正從“隨意放養”到“責任飼養”。遛狗者牽著牽引繩,小狗不再隨意亂竄;養寵者攜帶拾便袋,及時清理寵物糞便;認清“養寵是終身責任”,避免寵物遺棄……只有“遛狗牽繩”“疫苗必打”“及時絕育”“及時清理排泄物”等逐漸成為養寵公約,人與寵物的關系才能越來越和諧。
文明養寵,需要公眾給予更多的“養寵空間”。小區閑置角落改造成“寵物活動區”,既滿足了寵物活動需求,也避免打擾其他非養寵居民;在公園探索“人寵分流”步道設計,設置寵物飲水站,地鐵允許導盲犬入內,咖啡館設置寵物專區,民俗為攜寵游客提供“文明飼養禮包”等等,寵物也能慢慢融入公共生活空間。文明養寵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也可以是“文明”和“熱愛”并行的“多選題”。
文明養寵,需要“軟引導”也需要“硬約束”。在社區、公園等地方張貼文明養寵宣傳標語,在公共場所設置寵物糞便箱、張貼“寵物糞便處理指引牌”,營造文明養寵的良好宣傳、輿論氛圍。同時,也要配套養寵相關法律法規、出臺養寵管理條例,如《民法典》第九章對養寵相關責任進行了規定,《動物防疫法》對接種狂犬疫苗、遛狗牽繩也有相關要求。此外,多地出臺了養犬管理條例,如《廈門經濟特區養犬管理辦法》,在重點管理區、城市建成區等實行養犬登記、強制免疫等制度,對不按規定的執行罰款等處罰措施。當文明倡導和制度約束一起成為日常習慣,文明養寵才不會是一句口號。
文明養寵是個人“文明”和“熱愛”并行的“多選題”,也是文明城市建設的“填空題”。愿每個養寵人士都是文明養寵的踐行人,也是文明養寵的傳遞者,當千萬個文明養寵的微行為匯聚,城市也將成為人與動物和諧共享的溫馨家園。(廈門文明網 林嬌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