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6月8日,德化縣楊梅鄉聯合德化縣剪紙藝術研究會、榮昌幼兒園舉辦2025年非遺剪刻紙專題培訓班,榮昌幼兒園教師及部分學生共20余人參加培訓,推動非遺剪刻紙技藝在校園落地開花。
此次培訓中,非遺剪刻紙傳承人林月刊老師講述了云溪剪刻紙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等,“云溪刻紙起源于明朝永樂年間,傳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主要以刻為主,刻的時候不能用刀尖……”林老師一邊講述一邊演示刻紙、運刀等技法。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們認真聆聽、細心雕刻,在林老師的指導下很快完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刻紙圖案,現場時不時響起驚奇和贊嘆之聲,充滿傳統文化的趣味與活力。
據悉,云溪剪刻紙藝術起源于明朝永樂年間,主要以口授手教的方式傳承,是一門世代相600多年的古老技藝,于2007年入選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這次培訓很有趣,讓我收獲滿滿、受益匪淺,不僅領略到了非遺剪刻紙的獨特魅力,也為我園下一步即將開展的非遺研究課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參加培訓一位幼兒園老師開心地說道。培訓結束后,大家還一起參觀了云溪魚翅樓、燈謎館、家風家訓、非遺展示館等文化館所。
近年來,楊梅鄉大力推動非遺剪刻紙進校園,目前非遺剪刻紙已納入潯中中心小學、校外活動中心、老年大學等教學課程。本次培訓延伸至幼兒園,通過教師先行學習,再輻射至學生,進一步完善傳承鏈條,讓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從娃娃抓起,梯度培育非遺傳承的后備力量,推動非遺剪刻紙技藝可持續傳承和發展。(文明德化 賴隆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