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文明風6月12日訊 近年來,全國文明村鎮浦城縣九牧鎮吳墩村始終把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堅持以“建強一支隊伍”“守好一份約定”“用好一張茶桌”“辦好一次活動”為指引,持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文明新風吹遍,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建強一支隊伍 黨員帶頭夯實文明力量
吳墩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將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同村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層層壓實責任,成立了由村黨支部書記任組長,掛村領導任副組長,村兩委干部任成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領導小組,形成以黨建為引領、文明實踐為載體、資源整合為抓手的工作模式。
該村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等群眾組織的作用,黨員干部走在前列,當好示范、做好表率,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帶頭組建鄰里守望、移風易俗、文化科普、生態環保等志愿服務隊,招募村民志愿服務者116人,帶頭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宣傳孝老敬老、厚養薄葬、婚事新辦等先進典型,帶頭做移風易俗的踐行者和引領者,以導向引領示范,帶動廣大群眾轉變觀念、破除舊俗、樹立新風,讓移風易俗的觀念和行動在群眾中遍地開花。
守好一份約定 村規民約破解文明密碼
“發揚傳統美德,尊老愛幼,鄰里間有情義,夫妻間要和氣……”這樣接地氣的村規民約在吳墩村文化廣場的墻上十分醒目。村域內干凈整潔,垃圾箱整齊擺放,處處展現出推行村規民約帶來的可喜變化。鄉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風要正,正在村規。
村規民約 呂幸慧 攝
為了制定出一份立得住、行得通的《村規民約》,吳墩村成立“村規民約”制訂領導小組,廣泛征集民意,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會,與黨員、村民代表、老同志等深度座談討論,收集村民普遍關心的事項以及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在經過多次反復對文稿修改,得到村民共同認可后,最終形成了包含矛盾糾紛處理、傳統美德、環境保護、耕地保護、民主自治等村民需要遵守的約定的村規民約。
近年來,吳墩村將村規民約和“三治六清五美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專項行動相結合,統籌兼顧,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帶頭,以村規民約為依托,結合“集中整治日”“綠色家庭”“美麗庭院”評選等活動,動員群眾主動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來,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村民主動成為村莊清潔行動的倡導者、參與者,把鄉村真正變成“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之地。
用好一張茶桌 “有事好說”化解疑難問題
吳墩村深入推進實施“六要”群眾工作法,結合九牧鎮推行的“有事好說”機制持續開展“吃茶話事”活動,以群眾智慧、群眾力量解決群眾問題。
利用說事亭、說事堂等陣地,通過定期將鎮村干部、群眾聚在一起“吃茶話事”,以“沏上一杯茶,說說心里話”為主題,一起說黨建、說鄉風、說糾紛、說治理、說振興,過民俗,讓群眾“說事有地方,有事好好說,沒事說說好”。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把大事小事鬧心事說透了,問題捋順了,讓矛盾糾紛第一時間被排查、被化解,實現了矛盾糾紛“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的村民自治目標。
自該項活動開展以來,已就“如何促進村財增收”“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主題開展“吃茶話事”活動20余期,收集意見建議20余條,集中梳理解決群眾關心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矛盾糾紛等方面“急難愁盼”問題30余個,推動吳墩村自來水工程等項目建設5個,激發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活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宣講活動 呂幸慧 攝
辦好一次活動 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生活
吳墩村根據村民需求多樣化、個性化突出的特點,以“老少殘困青”等人群為服務重點,利用黨員活動室、文化廣場、文化禮堂等文明實踐陣地結合春節、元旦、清明、端午等重大節日,積極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有效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展現出鄉村振興新氣象。(中共浦城縣委文明辦 浦城縣九牧鎮 沈立瑤 呂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