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現場表演。施遠圻 攝
精彩的非遺快閃表演、專業的文化遺產保護知識普及、有趣的文明旅游宣傳……14日,泉州市區府文廟廣場上,一個熱鬧的文化集市引來不少市民、游客參與其中。
據了解,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作為世遺古城核心區,鯉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鯉城區委宣傳部聯合舉辦“保護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志愿服務活動,以集市宣傳的方式,面向群眾開展文化遺產保護法治宣傳、非遺傳承、文明旅游宣傳志愿服務活動,營造濃厚的文化遺產保護氛圍。
精彩的閩南非遺表演。施遠圻 攝
青獅萌動燃薪火 閩南非遺“童”傳承
“今天我們帶來的是‘泉州刣獅’非遺表演,這是一項集武術和舞蹈于一體的活動。我們學校從上學期起,利用大課間的跑操活動推廣這個非遺項目,有了青獅的加入,大家都很喜歡。”鯉城區第三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楊欽源告訴記者。
集市上,小小少年們“舞”起青獅,搖頭晃腦,時而威風凜凜、時而俏皮可愛,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駐足觀看,拍照記錄。在欣賞表演時,大家感受到了傳承的魅力,也更理解“文化遺產保護從小做起”這句話的意義。
無獨有偶,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帶來的《遇見泉州show》,在現場也收獲了不少“粉絲”。該節目巧妙融合了拍胸舞的雄健、彩婆舞的詼諧、火鼎公婆的熱鬧等經典閩南非遺元素,很是熱鬧喜慶,小演員們活潑靈動的身姿、夸張逗趣的表情,讓現場觀眾忍俊不禁。
“很高興能參加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有機會走上街頭舞臺,自信地展示課堂所學,成為傳播閩南文化的小使者。”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副校長顏夏榕表示,該校自2008年起便積極探索“非遺進校園”路徑,先后成立了拍胸舞、火鼎公婆等多個特色非遺社團,并持續邀請非遺傳承人進校授課,為寶貴的閩南非遺播撒種子、培育潛在傳承人。
市民游客現場學習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施遠圻 攝
AED護航+法治“護盾” 多部門共筑文明旅游安全網
守護泉州豐富的文化遺產,除了依靠傳承保護,更需要廣大市民、游客踐行文明旅游。集市現場,鯉城區文旅、交警、生態環境、城管、紅十字等多個部門設置了宣傳攤位,推介泉州的景點景區,宣傳文明旅游、垃圾分類、文明交通知識等相關健康文明行為規范。
“古城人氣攀升,文明旅游更需安全護航。” 鯉城區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吳美玲介紹道,“為守護游客安全、營造安心舒心的旅游環境,我們聯合多部門開展行動:一方面,對志愿者及執法人員進行應急救護培訓,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另一方面,在開元寺、通淮關岳廟等熱門景點投放了68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為突發狀況提供及時保障。這些舉措,都是擦亮古城文明旅游‘安全底色’的重要一環。”
此外,法治宣傳服務志愿者向群眾發放文化遺產保護法治宣傳手冊,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展示文化遺產司法保護成果,文化遺產保護典型案例,解答群眾關于文化遺產保護中法律問題的咨詢,讓群眾更直觀地了解文化遺產的價值和保護的重要性,提高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
近年來,鯉城區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深度融入文明城市創建全過程,通過這一融合路徑,為非遺的保護、活化利用與價值傳播構筑了更廣闊的平臺、更完善的機制和更堅實的保障,有力推動了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下一步,鯉城區將持續深化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文明城市發展的融合,著力走出一條既能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塑造獨特城市品質,又能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更能促進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東南網 鯉城區委宣傳部 施遠圻)
集市現場,孩子體驗投壺游戲。施遠圻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