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6月14日,寧化縣舉辦第二十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非遺煥新購物節”活動,通過活態展演、互動體驗、市集展銷等形式,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
活動現場,木活字印刷術(寧化)、治平畬族古法草藥浴、寧化客家剪紙等10項非遺項目精彩亮相,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感受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
“親手創作出剪紙作品的過程讓我成就感十足,還深深感受到了剪紙文化的底蘊,希望以后能參加更多類似的非遺活動。”體驗完客家剪紙,市民張繼紅仍意猶未盡。
寧化縣作為千年古縣和客家祖地,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現有113項非遺資源被列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12項、市級25項。2025年6月正式獲評國家級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三明市)。
近年來,寧化縣堅持“保護優先、整體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非遺在傳承中煥發新生。
人才為基,傳承非遺。寧化縣高度重視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培養,制定《寧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一事一議”人才獎勵實施方案》,為符合條件的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提供各類生活補助和激勵政策以及學術研討、參展交流機會。目前,全縣擁有縣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40人,其中省級3人、市級8人。
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全縣建成寧化縣非遺綜合展示館、中國印刷博物館寧化分館、紙都治平館、非遺綜合館水茜分館等場所,通過實物、圖片、文字、影像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展示非遺的魅力。目前,擁有縣級以上非遺傳承所46個,其中市級非遺傳承所20個。
跨界融合,煥新發展。寧化縣積極探索非遺與旅游、文物保護、生態保護等領域的融合發展,通過推進非遺進景區、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讓非遺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寧化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博文 陳 偉 陳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