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三明市婦聯創新機制助力深化移風易俗工作
當將樂縣新娘小翁接過用“碳票”裝點的特殊嫁妝,當大田縣新人選擇用養老保險替代彩禮,當泰寧大金湖畔的集體婚禮上新人許下簡約而莊重的誓言……在三明,文明婚俗的種子正如“蒲公英”吹入千家萬戶。
自2023年以來,三明市婦聯在全省率先開展“弘揚文明婚育新風、深化移風易俗”三年專項行動,立足工作職能,與多個部門聯動,扎實推進移風易俗融入家風建設、基層治理、培育新型婚育文化的新實踐,助力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厚植文明新風。
大田縣推廣“‘1+N’不送彩禮送保障”政策激勵
聯動破題:
彩禮減負幸福加碼
三明市婦聯協同多部門聯動發力,以抵制高額彩禮為攻堅重點,創新移風易俗融入基層治理的有效舉措,聯合人社部門,鼓勵新人以繳納城鄉養老保險的方式替代部分彩禮,聯合中國人壽公司推出“養老保障+”彩禮替代型產品,探索“老有所養”和“婚嫁減負”協同治理新模式,為深化移風易俗探出新路徑。
“原來覺得彩禮是越高越好,現在時代變了,政策這么好,我們的觀念也確實要變了,不送彩禮送保障確實很實在!”大田縣村民小李感慨道。
今年以來,在原有家庭禮遇基礎上,市婦聯升級疊加了“1+N”綜合保障激勵機制,即為移風易俗家庭典型提供一份家庭健康服務禮包、一份就業創業服務禮包、一份“幸福家+”千元福袋,讓踐行新風的家庭收獲滿滿的幸福感。大田縣出臺了《持續弘揚婚嫁新風深化移風易俗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制定一系列有力舉措,為移風易俗家庭典型提供低息貸款、創業就業指導、家庭健康服務等禮遇,推動將抵制高額彩禮與居家養老服務相融合,讓彩禮從“面子工程”變為“里子幸福”。
為擴大基層移風易俗創新實踐的成果,市婦聯持續發動多部門支持和社會力量參與,推動新風良俗與醫改、林改釋放紅利銜接,倡導通過購買房票、林票等生態價值型彩禮,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家庭老物件等傳承型彩禮,使彩禮回歸“以愛為基”的本質,為彩禮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文化潤心:
家風傳承倡樹新風
家庭是社會的基石,也是移風易俗的前沿陣地。三明市婦聯以“三明幸福家”家庭文明建設為載體,共繪婚育文明的新圖景。
“彩禮少了幸福多!”這是三明市福囍公益紅娘志愿服務隊倡導的新口號。由市縣婦聯“1+11+N”聯動成立的12支紅娘隊伍,將傳統說媒與新時代婚嫁新風結合,成為文明婚俗的“代言人”。
與此同時,“明姐姐故事會”巾幗宣講隊的身影活躍在田間地頭、社區廣場。在寧化縣的一場擂茶會上,宣講隊員們圍坐在村民中間,一邊沖泡著香氣四溢的擂茶,一邊講述著移風易俗的故事。
“以前覺得彩禮少沒面子,聽了宣講才明白,幸福生活還得靠雙手來創造!”村民張阿姨深有感觸地說。
情景劇、山歌、快板、“口袋書”……市婦聯充分發揮“婦”字號隊伍作用,通過“文藝+宣講”等形式,常態化浸潤式開展“為愛減負 為家添福”婚育新風宣傳。在泰寧縣古戲臺上,她們自編自演的情景劇《彩禮風波》生動演繹高額彩禮給家庭帶來的矛盾,引起臺下觀眾的共鳴。
同時,三明市各級婦聯用好紅色文化、朱子文化、孝廉文化等本土文化資源,依托各級家風家教示范基地、新時代巾幗講習所等,開展“三明幸福家”家風家教系列主題活動,引導群眾傳承優秀“家”文化,推動以文化人,打造“一縣一品牌”。尤溪縣聚焦朱子家風家訓傳承,擦亮“尤‘熹’好家風”工作品牌;沙縣區創新“移風易俗+非遺”宣傳實踐,讓移風易俗文明風尚深入人心……
多方聚力:
共繪婚育文明畫卷
移風易俗絕非一家之事,市婦聯攜手多方力量,奏響婚育文明建設“大合唱”。全市各級婦聯紛紛拓展自己的“朋友圈”,與民政、衛健、教育等部門緊密協作,探索“婚戀交友引導—婚育新風倡導—婚姻家庭輔導—家庭養育指導”全鏈條家庭服務模式,將文明婚育新風宣傳融入服務全過程。
三明市打造的戶外結婚頒證點更是一道道文明風景線。泰寧大金湖的青綠山水、沙縣古街的古韻新風、清流櫻花的浪漫花海,成為了愛情的見證,15場“簡約不減愛”的集體婚禮,引領新人喜事新辦簡辦。
“非常感謝主辦方為我們舉辦的集體婚禮,在美麗的自然風光中,我們感受到純潔的愛情就像櫻花一樣燦爛。這樣的婚禮簡約又有意義。”在參加了“新風有約·幸福啟航”櫻花園主題婚禮后,新人莫女士激動地說。
聯動舉辦主題婚禮、文化婚禮,特邀嘉賓集體頒證,手寫結婚寄語等沉浸式活動方式,讓新人更直觀地感受到婚姻的甜蜜,倡導喜事新辦簡辦;開展婚前公益輔導講座,幫助新人更好地經營婚姻家庭,贈送鮮花和甜蜜禮包……一系列可感可及的暖心服務,促進了文明婚育新風內化成更多新人的自覺行動。
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同樣涌動著新活力。全市1737個行政村將彩禮限高、宴席標準等內容寫進村規民約;放大典型示范效應,將移風易俗納入尋找“最美家庭”“美麗庭院”創建標準;提升積分超市、愛心小站、創十星評十戶等載體,文明新風有分值、可增值。
從“高額彩禮”到“幸福保障”,從“人情攀比”到“文明新風”,當碳票在婚禮上閃耀生態之光,當養老保障成為愛的承諾,這股浸潤萬家的婚育新風,正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文明力量。(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