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漳州市不斷加強作風建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緊密結合“牢記囑托學谷公、為民造福當先鋒”活動,把谷文昌“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的信念運用到基層工作中,引導基層黨員干部用好“隨訪筆記”,累計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200余條,破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民生難題2060個,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履職盡責、為民造福的生動實踐。
用腳步丈量民生溫度,用行動破解基層治理難題。薌城區深入開展“民情大起底、服務提質效”活動,黨員干部拿著“隨訪筆記”,走街串巷、訪村入戶。面對“電梯超齡服役,維修頻次越來越高”“36戶業主聯系困難”等問題,薌城區巷口街道鑫榮社區干部歷經40余天逐戶走訪協商,最終獲得182戶業主簽字同意,待國家補助政策落地后即可啟動電梯更新工程。
同進一家門、共議一話題、同解一事項。長泰區結合干部下基層“隨訪筆記”機制,深化“導師幫帶”機制,由分管領導、幫帶導師一線帶隊,跟蹤問效一批年輕干部隨訪事項,聽取群眾反饋點評,合力推進解決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群眾住房登記等難題。
聚焦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就業等民生熱點問題,漳浦縣開展“浦才四下鄉進百村惠萬家”活動,組織全縣教育、衛生、農業、文藝四個領域專家人才到農村一線,送知識到課堂、送健康到門口、送技術到田間、送文化到農家。
華安縣全面總結該縣提升干部隊伍“五項能力”專項行動,接續開展“干部一線隨訪工作”活動,一體統籌重點工作、重大活動、城鄉發展、農文旅融合等。各級領導干部圍繞政策宣傳落實、民生需求、基層治理提升、鄉村振興發展、助企紓困解難五個方面內容走進農戶、企業、項目建設一線,察實情、辦實事、解難題。
在龍文區,年輕干部下沉企業參與基層醫保服務,到掛鉤企業新麥食品有限公司了解企業員工參保情況,現場幫助調解員工與企業在醫保繳交方面的矛盾。
從“單向宣講”到“雙向互動”。平和縣國強鄉開設“推進會+茶話會”模式,增設“規定大家談”干群懇談環節,并建立“1+N”監督網絡,利用小微權力監督群“曬問題、亮整改”,通過群眾參與、監督、評價全環節融入,推動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凝聚民心的實效。
“微心愿”雖“小”,連通的是人心。詔安縣南詔鎮依托“52鄰”網格化管理體系,黨員干部下沉社區開展“物業面對面”活動30余場,2025年初以來解決電梯維護、高齡津貼辦理等民生問題40余件。此外,該鎮還設立黨員示范崗,為殘疾人、低保戶等群體定制上門服務,圓夢“微心愿”47個。
始終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漳州市黨員干部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不斷優化聯系服務群眾的方式,密切干群關系、增進民生福祉。隨著一件件實事辦實、一個個實際問題辦好,群眾愿景正成為幸福實景,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提升。(漳州文明網 閩南日報 吳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