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華安水電廠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側記
華安水電廠大壩
文明風6月24日訊 天藍與海藍,是奮進的顏色,輝映著華電人“創新奮進,奮勇爭先”的精神底色。
在新時代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中,華安縣首家全國文明單位——華安水電廠將這份奮進力量融入“愛拼會贏”的實干基因,以團結凝聚力量,以擔當詮釋作為,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讓璀璨的文明之花在九龍江畔灼灼盛放。
思想領航,讓奮進的腳步有方向
“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精神文明創建的新成果新氣象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11月,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黨課中,華安水電廠主要負責人再次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進行部署安排。
思想引領如同燈塔,照亮前行的道路。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多年來,華安水電廠始終堅守文明創建初心,扎實推進“四力四推”黨建工程,全力推進“全國文明單位”創建。緊緊圍繞“誰來創、創什么、怎么創”的問題,該廠黨委統籌部署、強化責任,明晰“進度表”,畫好“坐標圖”,全面落實創建責任,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干部職工積極參與的文明創建工作格局。
錨定方向,全員共創,“逐夢”路上方能闊步前行。
華安水電廠辦公樓
勇擔使命,與腳下的土地同呼吸
來到華安縣主城區,九龍江水穿城而過,碧綠潔凈的江面上,華安水電廠攔水閘壩挺立在河道中央,三臺橙色門機仿佛3名“安全衛士”,無聲見證著、也守護著這座閩南小城。
推進文明創建,華安水電廠深諳“面子”與“里子”的辯證法。多年來,華安水電廠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堅持“兩個至上”,將“當好上下游人民守護者”的殷切囑托銘刻于心、踐之于行,以安全穩定的電力能源供應展現“華電藍”的責任與擔當。
截至2025年5月24日,華安水電廠實現連續安全生產12200天,繼續保持福建省工礦企業、中國華電系統安全生產天數最高紀錄,投產至今累計總發電量超過190億千瓦時,為福建省社會經濟發展持續輸出安全、穩定、可靠的綠色電能。企業先后榮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狀、福建省電力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漳州市“突出經濟貢獻企業”等榮譽稱號。
華安水電廠開展“牽手中國華電 共筑綠色家園”社會開放日公益活動
文化賦能,高歌“產業工人有力量”
從1988年首次獲得福建省文明單位,到如今成功“逐夢”全國文明單位,華安水電廠的文明創建過程并非一蹴而就。
近年來,該廠大力推進“老舊設備、廠容廠貌、生產值班設施”三年整治行動,全面改善提升生產、辦公及職工生活環境,建成綜合運動館、乒乓球館等7大文體陣地矩陣,保障9大文體協會有效運作。圍繞“踐行華電奮進文化”等系列主題,舉辦新春團拜晚會、國慶健走等積極向上、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實踐活動60多場。
文體領域的欣欣向榮,也帶來了文化作品的“碩果盈枝”。
“新征程!追求新的作為,產業工人有力量,勞動開創未來!”
近年來,以《華電產業工人之歌》為代表的500余首職工作品,在中國華電系統、漳州地方廣為傳唱,書畫、文學、攝影等精品佳作“百花齊放”,通過舉辦“華電歷程”職工攝影展、制作“華電記憶”畫冊、“華電故事”文學作品集,將華電奮進文化內涵以文藝作品的形式永久留存,讓文化之美推動企業與職工奏響協同發展的和諧“樂章”。
華安水電廠組織志愿者向群眾宣傳安全常識
善行八閩,促文明成果共建共享
盡“善”方可盡“美”。
2021年,華安水電廠“紅·旗”志愿服務驛站正式投入運營,這一間面積20平方米的沿街鋪面,成為該廠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重要“窗口”。驛站提供免費便民藥品、雨傘與飲水,由黨員志愿者自發擔任“站長”,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小家電義務維修服務……這一項“小創新”,是該廠熱心履行社會責任的縮影。
華安水電廠積極助力鄉村振興,向漳州市長泰吳田村外派駐村書記;常態化開展各類幫扶志愿服務,掛鉤湖林鄉村小學少年宮、華安縣半嶺亭村,組織“電亮童心”捐資助學、消費助農等公益活動;以黨建聯建共建的形式,為供區所在鄉村開展義務用電安全科普與檢查;每年向困難群體、公益項目捐贈超過20萬元,幫扶困難青少年16名,發放公益宣傳資料3萬余份。
道德火炬的旺盛生命,離不開文明培育的長期深耕。
該廠定期開辦“紅·旗”道德講堂,舉行“身邊的榜樣”勞模工匠代表事跡宣講會、交流會,兩個職工家庭分別獲評全國最美家庭、福建省最美職工家庭榮譽稱號,17名職工相繼獲評福建省勞動模范、福建省金牌工匠、華電工匠、漳州工匠和各級技術能手等系列榮譽稱號。
回望來時路,正是傳承與創新的交融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絕的精神力量;展望新征程,華安水電廠將繼續以文明為帆,在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華安縣委文明辦 華安水電廠 許燕妮 洪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