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以前這個點,不是在取件就是在送件路上,哪顧得上正經(jīng)吃口飯?包子、礦泉水對付是常事。”6月26日,快遞員郭瑞平臉上洋溢著笑容,“現(xiàn)在可好了!送完快遞,拐個彎就到‘家’了。熱騰騰的飯菜自助取用,管夠管飽,還能踏實歇會兒。”郭瑞平口中的“家”,正是剛剛飄起飯菜香的下府洲暖蜂食堂。
快遞員正在暖蜂食堂用餐
日前,武夷山市首家專為外賣員、快遞小哥等新業(yè)態(tài)就業(yè)群體量身打造的暖心用餐點——下府洲暖蜂食堂正式開門迎客,精準回應他們“吃飯總湊合、喝水不方便、累了沒地兒靠”的日常痛點。
如何讓這些城市的“擺渡人”吃上安穩(wěn)飯?武夷山市委社會工作部主動當起了“紅娘”,聯(lián)合武夷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新豐街道,攜手本地愛心企業(yè)恒曼可食品有限公司,共同促成了這個暖心項目。食堂選址位于市民廣場的家味食堂,人流量大、停車方便,打造成了溫馨的“暖蜂食堂”。
走進食堂,飯菜香氣撲面而來。锃亮的不銹鋼餐臺一字排開,十幾道熱氣騰騰的菜肴琳瑯滿目:紅亮油潤的紅燒肉,鮮嫩欲滴的時蔬,金黃酥脆的炸魚塊、蒸騰著白霧的蘿卜大骨湯……
午高峰后的短暫閑暇,幾位身穿工服的快遞員和外賣騎手推門而入。食堂阿姨系著整潔的圍裙,熱情招呼:“小伙子,看看想吃點啥?多打點,管飽!”
快遞員衷金晶憑工作證享受8折優(yōu)惠,使用武夷山農(nóng)商銀行卡綁定微信支付又減免2元餐費,餐盤很快堆得滿滿當當。“嚯!有肉有菜有湯,不限量還打折,算下來一頓才10塊!”他樂呵呵地對旁邊的同伴說,“忙了一上午,能在這兒舒舒服服吃頓熱乎飯,胃里踏實,下午送貨都有勁兒!”
“我們堅持葷素科學搭配,提供不限量的自助餐,就是要讓辛苦奔波的‘小哥’們吃好、吃飽。”食堂負責人肖芳林介紹,考慮到小哥們的工作節(jié)奏,中、晚供餐時間都特意延長一小時。
食堂十幾道菜,葷素搭配,不限量自助取用
“暖蜂食堂”的溫暖,不止于一頓飯。餐廳外設有“暖蜂角”,提供舒適的靠背椅、涼茶、應急藥箱和手機充電服務。“真是想到我們心坎里去了!”一位正在給倒涼茶的外賣員由衷感嘆道。
隨著新業(yè)態(tài)發(fā)展,武夷山市外賣員、快遞員等群體已近千人。為讓服務需跟上腳步,武夷山市委社會工作部大力推動建設“513”暖蜂驛站服務矩陣。目前已協(xié)同市直相關部門,在全市打造了“513暖蜂驛站”“工會驛站”“司機之家”等48個服務站點,將形式多樣的暖“新”服務送到勞動者身邊,成為遍布城市的溫情補給站。
“這些‘勤勞小蜜蜂’是城市運轉不可或缺的‘毛細血管’。”武夷山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甘寧表示,“‘暖蜂食堂’只是開始,我們將持續(xù)聚焦新就業(yè)群體的需求,整合撬動更多資源,用心解決好他們的急難愁盼,讓他們真切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的歸屬感。”
延伸閱讀
“暖蜂食堂”是近年來興起的外賣騎手專屬公益食堂,主要面向快遞員、外賣小哥等新就業(yè)群體提供平價餐飲,解決他們“就餐難、飲水難、休息難”等問題。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20余個城市已試點。(閩北日報記者 林李冰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