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連日來,漳州市多個社區積極探索服務群眾的新路徑。薌城區通北街道團結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禁毒宣教筑牢安全防線,用便民服務傳遞民生溫度;龍文區石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歌仔戲為媒,傳承閩南文化,滋養老年居民精神世界;平和縣文峰鎮龍文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新打造“流動課堂”,多主題聯合宣講推動移風易俗深入人心。這些活動聚焦居民多元需求,將安全守護、文化傳承、知識普及融入日常,生動詮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深刻內涵,繪就出一幅溫暖人心、文明向上的社區治理新畫卷。
禁毒宣傳教育與便民服務實踐活動
禁毒宣教筑防線 便民服務暖人心
近日,通北街道團結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漳州市民政局、薌城區委統戰部、區總工會、區婦聯、區民政局、區禁毒辦、通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街道婦聯、開心社工,在社區廣場上開展禁毒宣傳教育與便民服務實踐活動。
活動現場,社區工作人員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手冊、展示仿真毒品模型等方式,向居民普及毒品的危害及防毒技巧。禁毒志愿者結合近年來發生的真實案例,講解新型毒品的隱蔽性,強調“遠離毒品就是守護幸福家庭”的重要理念。居民王阿姨表示:“以前覺得毒品離我們生活很遠,今天才知道這些‘糖果’‘飲料’可能是陷阱,回家后一定要提醒家人提高警惕!”
同步開展的便民服務活動也人氣十足,醫療志愿者為居民測量血壓、血糖,并耐心解答健康疑問。政策咨詢臺前,工作人員針對養老認證、社保繳納等民生問題進行細致解答,真正做到讓政策解讀“接地氣”。此外,社區志愿者還進行了垃圾分類知識普及,以互動問答、現場演示的形式,引導居民樹立環保意識。一系列貼心的服務舉措不僅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切實實現了便民服務“零距離”。
社區志愿者正在表演歌仔戲
戲韻傳揚鄉音 耆情溫暖社區
為傳承閩南文化,豐富老年居民精神生活,提升社區歸屬感,6月17日,龍文區石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致尚社工在轄區內舉辦了“百年聲腔傳鄉音,一曲歌仔暖耆年”主題文化活動。
活動現場,社工先通過歌仔戲特色唱腔“七字仔調”的文化短片,生動展示了這一歌仔戲的獨特價值。隨后,社區志愿者娓娓道來歌仔戲的百年傳承與深厚文化底蘊,講述聲剛落,現場便彌漫開懷舊的氛圍。當經典唱段的現場表演拉開帷幕,志愿者的歌聲在會場中悠然回蕩,傳統戲曲藝術的韻味撲面而來。熟悉的旋律甫一響起,不少老人眼中便泛起光彩,或會心一笑,或低聲隨唱。他們情不自禁地交流起來,分享起往日廟口看戲、家中聽廣播的生動記憶,往昔歲月恍如重現。
本次活動融合地方戲曲文化與社區活動,不僅幫助老年居民加深對歌仔戲歷史傳承及“七字仔調”藝術魅力的認識,也在愉悅的氛圍中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致尚社工表示,下一步將繼續關注社區老年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結合地方特色資源,貼近老年人興趣,組織更多文化活動,著力營造溫暖、充滿活力的社區養老環境。
文峰鎮開展多主題聯合宣傳活動
多元“流動課堂”開講 奏響移風易俗“最強音”
6月25日,平和縣文峰鎮龍文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文峰鎮應急辦、道安辦、宣傳辦、團委、婦聯、食安辦、統戰辦、民政辦、地震辦等部門開展多主題聯合宣傳活動。
工作人員化身“知識宣講員”,通過設置宣傳臺、發放宣傳單、趣味有獎問答等方式,采取“擺攤設點+流動宣傳”的形式,將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家風家訓、食品安全、防震減災、社會救助政策、宗教政策法規、“智匯柚都、才聚平和”人才政策宣講等內容轉化為“接地氣”的講解,以“拉家常”的通俗語言,讓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一站式獲取多元知識,讓知識“活”起來、“用”起來。
下一步,文峰鎮將持續強化多部門協同聯動機制,緊扣群眾需求總結活動經驗,創新推出更多貼近生活、寓教于樂的主題宣傳活動,推動安全生產、法治教育、文明新風等內容實現常態化普及,為打造平安和諧、文明向上的社會環境持續賦能。(漳州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