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尤溪縣開山書院明倫堂
文明風7月1日訊 近年來,三明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本地深厚書院文化底蘊,多管齊下探索書院文化保護傳承新路徑,讓千年文脈在閩中大地重煥生機,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構建傳承發展的長效機制
三明創新采用“政府主導 + 社會參與 + 學術支撐”治理模式,強化政府統籌保障,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如尤溪縣通過宗親鄉誼海外募捐、企業冠名贊助等方式破解修繕資金瓶頸,開發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創產品,將收益反哺書院日常維護。聯合三明學院成立“閩臺書院與經世致用文化研究中心”,培養兼具歷史學、旅游管理跨學科背景的專業團隊;推行“書院導師制”,邀請鄉賢、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參與書院運營。推動書院文化延伸至圖書館、景區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乃至鄉村宗廟祠堂,由點及面跨區域跨界限,形成多元融合的“文化生態圈”。泰寧縣探索“五色”研學,將世界自然遺產景觀、明清古建筑與紅色愛國教育、傳統耕讀文化等多邊融合,通過“行走的課堂”構建沉浸式的體驗,讓靜態的文化遺產轉化為動態的教育資源,從而豐富書院文化傳承新動能。
俯瞰南溪書院
開辟文化活化的多維路徑
三明以南溪書院(朱熹出生地)為核心,深入闡釋朱子文化“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齊治平、經世致用”等核心思想的當代價值,將其作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公民素養的重要資源。結合傳統節日,在南溪書院、開山書院等常態化開展“親子讀《朱子家訓》”“詩詞大會”“寫福送福”等群眾喜愛的活動。創造性轉化書院教育智慧,把“分年讀書法”等融入高校書院制改革,形成“經典誦讀 + 禮樂熏陶 + 實踐體悟”育人模式,有效提升學生文化認同度。同時,文化資源轉化催生“書院+”新經濟形態。精心設計“書院文化游”精品線路,串聯南溪書院、開山書院、縣博物館等節點,開發朱子主題文創產品。在鄉村書院探索“書院 + 非遺”“書院 + 民宿”“書院 + 農特展銷”等融合業態,賦能鄉村振興。
譜寫書院文化的時代之光
書院文化的當代轉化,本質是對其核心價值的創造性詮釋。在國際傳播維度,書院文化正在重構中國話語體系。三明成功舉辦第三屆考亭論壇,邀請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田浩、韓國朱子學會會長崔英辰、韓國同德女子大學教授朱光鎬等近80名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進行主題分享交流,延續思想碰撞的傳統,弘揚朱子文化時代價值。書院文化也成為深化兩岸融合的文化密鑰。作為“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三明以書院為載體舉辦閩臺文化交流活動,如忠山十八寨先賢祠改造為兩岸文化交流基地,通過共讀經典、共修禮儀增進文化共識。依托“閩臺書院聯盟”推進“兩岸共修族譜”工程,已整理陳氏、林氏等12個姓氏的跨海族譜檔案,增進兩岸同胞文化共識和民族情感。
從南溪書院的瑯瑯書聲,到開山書院的廉政展陳;從朱子讀書會的思想激蕩,到兩岸書院的文化尋根,三明正以書院為媒,書寫著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生動答卷。這座“閩中明珠”的實踐表明:唯有讓書院從歷史深處走向百姓生活,從學術殿堂融入時代脈搏,才能真正實現“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使命。當千年文脈遇見現代文明,三明的書院文化傳承之路,必將為中華文化復興提供更具啟示意義的“地方樣本”。(三明市委文明辦 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