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開飯嘍!”隨著一聲親切的吆喝,誘人的飯菜香便飄散在長泰區林墩辦事處林溪村幸福院里。一旁閑聊的老人們聞聲而動,拿著專屬餐具,有序地排隊打飯。在寬敞明亮的餐廳里,老人們圍桌而坐,邊吃邊聊,幸福的氣息洋溢其間。
合理的功能布局、品種多樣的休閑場所、按時按點的熱乎飯……這棟2019年落成的三層小樓是林墩辦事處探索鄉村養老服務的重要成果。依托幸福院,林溪村進一步延伸服務功能,開放了幸福院的老年人休息室、圖書室、娛樂室、健身室等多種功能場所,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讓老年人享受幸福“食”光,真正為老年人托起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家門口“幸福港灣”。
長泰區林墩辦事處林溪村幸福院
“幸福院+”:養老服務暖心紐帶
“我們這個幸福院真的很好,在這里不僅能吃上營養美味的飯菜,還可以和老朋友坐著聊天、下棋,生活很充實。”75歲的林阿伯連連點贊。
近年來,隨著村中很多青壯勞力外出務工,無暇顧及家里老人的飲食起居,老人們的幸福“食光”如何保障?
2021年,林溪村創新打造“幸福院+”養老模式,將林溪村幸福院部分場地改造成長者食堂,常態化運營,滿足老人用餐需求,為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加碼”。自開辦以來,幸福食堂便成為村里老人們心中最溫暖的期待,每天都會有200多位老人前來就餐。
“村里的五保戶、60周歲以上特困戶老人以及70周歲以上普通村民,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過來用餐”林溪村黨委書記林國發說,“我們充分考慮到老年群體的飲食習慣,飯菜以清淡、軟糯為主,兼顧葷素營養搭配,一周七天菜色不重樣。”
幸福院的服務既免費又周到,讓人不禁產生疑問:要如何維持長期運轉?
“村集體+民政補貼+社會眾籌”三級輸血式的公益眾籌資金保障機制為林溪村幸福運營提供堅實的基礎。據悉,民政部門承擔三分之一的老人餐費補貼,村集體主導日常運營與管護。同時,林溪村還發動企業家、在外優秀鄉親等社會各界力量籌集資金超306萬元。不僅如此,還組建了一支60余人的志愿者隊伍,他們積極參與幸福院的日常管理和服務,為老人們提供陪伴、秩序維護等支持,形成了“專職干部主導+志愿服務補充”的雙軌運營管理隊伍。
“7080老年宣講隊”
銀齡宣講:傳遞溫暖的文化使者
物質生活得到滿足,老人們精神世界林溪村也沒有落下。幸福院的候餐時光也是幸福的,這里活躍著一支特殊“樂隊”——“7080老年宣講隊”。宣講隊由一群70歲到80歲老人自發組成的,他們沒有華麗的樂器和服飾,一站上舞臺就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成員們身著整潔服裝,手持傳統樂器,用鄉親們熟悉的閩南語,通過三句半、快板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國家政策法規、平安建設、移風易俗等內容娓娓道來。膾炙人口的語言和生動的表演,總能讓老人們在娛樂中收獲知識。
“2012年組建以來,我們已經開展宣講200多場了,”宣講隊成員林忠放說,“雖然年紀大了,但能為村里做點事,把知識傳遞給大家,我們也很有成就感。”
“7080老年宣講隊”不僅豐富了老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還吸引了一些原本的聽眾加入其中,成為傳遞正能量的平臺。他們的活動讓幸福院成為老人們交流思想、感受快樂的溫馨驛站,也為整個村莊增添了和諧氛圍。
今年,長泰區老年大學在林溪村設立了校外教學點,為老年朋友搭建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平臺。目前,教學點已“因地制宜”開展5次理論宣講課程。未來,教學點還將根據老年學員需求,開設更多樣化課程,進一步增添晚年生活樂趣。
雙重保障:織密老人安全防護網
對老人來說,吃雖然是大事,可論起重要性,沒有什么能比得上安全。針對老人安全問題,林溪村幸福院構建“線下應急響應+線上親情關懷”的雙重安全保障體系,制定突發健康事件應急處置預案,一樓配備了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急救包及常用藥品,對食堂工作人員及志愿者進行持證救護培訓,確保老人突發健康事件時能快速施救。
為解家屬后顧之憂,還搭建了“云上林溪”智慧平臺,開通子女遠程查看功能,家屬可通過小程序實時查看老人用餐及活動情況。食堂每餐嚴格執行食品留樣制度,增設無障礙慢坡通道、防滑地墊、10套可移動老年就餐桌椅等適老化設施,全面為老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林溪村的幸福院只是林墩辦事處建設幸福院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林墩積極開展農村幸福院質量提升工作,完善城鄉養老服務設施體系,目前已經實現村級全覆蓋。林溪村、石橫村幸福院先后被評定為“五星級農村幸福院”,喬美村幸福院被評定為“四星級農村幸福院”。
林墩辦事處探索農村養老服務的腳步從未停歇。林墩辦事處黨委委員盧金鋒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幫助老年人過好晚年生活,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致力于為老人們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養老服務,使幸福院成為惠及農村老人的樂園。”(漳州文明網 長泰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