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文明風7月11日訊 “同學,慢點走,注意安全!”
“這位家長,現在正是上學高峰期,請即停即走,避免擁堵!”
在沙縣區城關第三小學校門口,由沙縣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與三明市公安局沙縣分局組成的“護學崗”準時上線,在車流中勸導車輛,守護學生安全通行,用“警察藍+城管藍”護航平安上學路。
在沙縣第一中學校門口,民警開展護學崗執勤工作。
“這里路況比較復雜,以前一到放學,路有時候常堵得幾分鐘動不了,現在一到放學就有人站崗,我們家長安心多了,孩子自己走都很放心。”家住城北新村的家長李威說。
像這樣的“護學崗”,在沙縣區各校已成常態。通過采用提前到崗、延時撤崗的方式,維護秩序、排查隱患、宣傳普法,有效提高了師生、家長及群眾的安全意識和文明交通意識,用堅守筑起校園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這是沙縣區創新工作舉措,推動文明創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的一個縮影。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優雅的氣質、最靚麗的風景。近年來,沙縣區把文明城市常態化創建深度融入發展全過程,著力在提升城市品質、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等方面下功夫,推動文明城市常態化創建工作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讓文明成果惠及千家萬戶。
外塑顏值,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沙縣區下足“繡花功夫”,對老舊小區及街巷實施提升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同時,恢復傳統街區歷史底蘊,以城市建設的高質量帶來群眾生活幸福感。自2020年以來,累計完成3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35805戶,總投資超4億元。今年,沙縣區投資5113萬元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覆蓋4個片區4440戶居民。
內練氣質,著力提升群眾幸福感。沙縣通過推出一系列志愿者激勵舉措,激發市民參與熱情,鼓勵市民投身于文明創建的各項活動中。同時,持續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的層次和內涵,使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得到了進一步滿足。截至目前,沙縣已有注冊志愿服務團隊478個,注冊志愿者2.3萬多人,每年5.5萬多人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群眾有了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城鄉環境面貌、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改善;文明場景隨處可見,文明行為蔚然成風……如今漫步在沙縣大街小巷,文明之風吹拂城市的每一處角落,形成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風尚,為推動沙縣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沙縣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