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文明風7月16日訊 盛夏時節,行走在漳州市長泰區的鄉間,祠堂改建的禮堂里,傳出薌劇新曲積分超市前,排起兌換長隊,簡辦婚喪的村民,正為長者食堂添置新廚具……一幅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長泰區持續深化文明鄉風建設,不僅摘得2024年度“全省鄉村振興熱度指數”桂冠,今年又新增3個“全國文明村鎮”,為城鄉融合注入強勁動能。
長泰區古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貌
在長泰,“文明分”成了村民眼中的“硬通貨”。村民參與志愿服務、簡辦紅白事等行為均可累計積分兌換生活物資。實施以來,積分兌換超百萬分,惠及群眾9萬余人次。
長泰區林溪村開展“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婚俗”文藝主題實踐活動
機制創新不止于此。全區88個村共征集群眾意見建議1100多條,創新“紅榜點贊、黑榜亮丑”“公共衛生日”等機制。區領導全員掛鉤村莊,黨員干部婚喪事宜需“雙報告”,三年備案81例,新風尚漸成共識。
傍晚的珪后村葉氏宗祠燈火通明,十幾名孩子正在“四點半課堂”練書法。這座百年祠堂與全區幸福食堂、文化公園等203個陣地共同織就“10分鐘文明實踐圈”,便利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長泰區武安鎮文泉社區“夕陽紅”宣講隊說唱移風易俗
“把理論編成薌劇,老人孩子都愛聽!”“7080”宣講隊隊長林敬中展示著新創作的移風易俗作品。長泰區創新運用鄉土藝術,創作薌劇說唱、閩南語三句半等作品500余篇,在200余處宗祠廣場繪制主題文化墻。文明單位“結對共建”模式更讓資源活起來,800余場活動惠及群眾5萬余人次。
“村規咱自己定,執行更心服口服!”甘寨村村民指著獲評漳州市級優秀的村規民約自豪地說。長泰區創新“自治固本、德治強基、法治護航”三治融合模式:全域修訂村規民約,推出“我的鄉村我做主”行動;常態化選樹宣傳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孝子賢媳等先進典型;三級綜治中心和法律顧問全覆蓋,15個村獲評市級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
長泰區巖溪鎮珪后村鄉情館,祖訓文化陶冶文明鄉風
治理成效化作美麗風景,省級美麗庭院星羅棋布,古厝微景觀點綴巷陌……文明鄉風這把“金鑰匙”,正為長泰區打開物質精神雙富足的“幸福門”。(長泰區委宣傳部(文明辦)王芙蓉 許淵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