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當城市的脈搏在車流中跳動,交通文明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規則遵守,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從斑馬線前的減速禮讓到信號燈下的有序等待,每一個交通參與者的行為,在書寫著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文明底色。
交通文明是社會秩序的壓艙石。道路作為公共資源,其高效運轉依賴于全體參與者對規則的敬畏。在早晚高峰的擁堵路段,加塞搶道或許能讓個別車輛暫時“領先”,卻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整體通行效率大幅下降。經常出現因為“搶道”導致的剮蹭,讓原本擁擠的路段更加“寸步難行”,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糾紛,不僅消耗警力資源,而且打破了社會運行的有序節奏。如果“車讓人、人守規”成為普遍共識,道路就會變成流動的和諧紐帶,讓公共空間的每一份資源都能得到最合理地利用。
交通文明是個體安全的防護網。生命安全是文明出行的核心訴求,而交通陋習恰恰是威脅安全的隱形殺手。行人橫穿馬路時的“鬼探頭”、電動車闖紅燈時的“生死時速”、貨車司機疲勞駕駛時的“閉眼瞬間”,司機乘客不經意的“開門殺”,這些看似偶然的違規行為,背后都潛藏著家破人亡的風險。遵守交通規則不是對自由的束縛,而是用集體共識為每個人的生命安全筑起的堅固防線。
交通文明是城市形象的活名片。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往往體現在陌生人之間的相處細節中。漳州進一步加大對主城區電動自行車顯性交通違法的整治力度,扭轉城區電動自行車通行亂象,切實增強市民文明安全騎行意識。安全與守法同在,事故與違法相隨,通過對道路交通隱患的細微治理,筑牢城市的安全底線。當外來游客感嘆“這座城市交通這么順暢”時,交通文明已悄然轉化為城市的軟實力,成為城市文明的展示窗口,讓城市的魅力在車輪與腳步的交響中自然流淌。
交通文明從來不是遙不可及的道德高地,而是始于足下的日常修行。當我們握緊方向盤時多一分耐心,穿過馬路時多一份謹慎,對待規則時多一份自覺,文明就會在道路上生根發芽。讓我們以每一次文明出行為筆,共同繪制一幅車暢人歡、路暢心順的文明畫卷。(漳州文明網 漳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管理委員會 劉琬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