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市民在江濱公園共享書屋內閱讀
近日,隨著漳州江濱公園與芝山公園兩座市民共享書屋正式對外開放,漳州已在6個公園(還包括中山公園、西溪親水公園、九龍公園、西院湖生態園)免費開放了市民共享書屋,月平均接待讀者約5000人次,在構建“15分鐘閱讀圈”和推動全民閱讀方面再次邁出堅實一步。
在公園優美的自然環境中,傳統圖書館的嚴肅感得以消解,讀者暫時放下城市喧囂,沉浸在書本的世界中,讓書香與自然、生活融為一體。
因地制宜建設 閱讀觸手可及
公園內的共享書屋,最大的亮點在于其“觸手可及”的便捷性。公園是日常休閑、鍛煉的優選之地。如今有了共享書屋,市民可在散步、健身之余,隨手取閱一本心儀的書籍,省去了圖書館的辦證流程或書店的消費壓力,實現“路過即閱讀”的零阻力體驗。
“以前帶孩子來公園玩,除了看風景、做游戲,好像就沒有別的活動了。現在有了書屋,孩子玩累了,我們就可以過來看看書,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在江濱公園共享書屋,市民鄭女士正帶著放暑假的女兒閱讀繪本。
這個約120平方米的空間由自行車驛站改造而來,設計上充分考慮讀者的閱讀體驗。書屋內采光良好、座椅舒適,讀累了,抬頭即可望見窗外郁郁蔥蔥的綠地。
2021年11月,漳州市風景園林中心的職工書屋被評為全國工會職工書屋示范點。自此,市風景園林中心創新舉措,結合園林工作、便民服務,因地制宜把書屋建到公園里。
共享書屋均是由公園內原有構筑物或建筑物提升改造而來,但不同公園的人群畫像,催生了共享書屋的不同個性。江濱公園、西院湖生態園兩座共享書屋,位于兒童游樂場和健身區域周邊,人流量較大,圖書類型以兒童故事、繪本為主,內部環境溫馨又充滿童趣;芝山公園將芝苑涵碧館改造為共享書屋和芝山學堂,占地面積約820平方米,碧水繞亭榭、飛檐點翠微,盡顯中式園林韻味。
共享共治 完善城市閱讀脈絡
“我們通過多種渠道積極籌措書籍,引入多方主體共同運營管理,實現共享共治。”漳州市風景園林中心總工室副主任黃小梅介紹,目前,書屋已整合市圖書館、城市書店、企事業單位及職工捐贈等各方圖書資源9500余冊,并且不定期進行更新、補給和交換。
“共享”是書屋的靈魂。在西院湖生態園共享書屋內,記者注意到,書架上不僅有市圖書館藏書,也有不少由市民捐贈的舊書。這些書籍雖然有不少翻動的痕跡,但被打理得干凈整潔、井井有條。這種“你捐我閱,我閱你享”的模式,既盤活了圖書資源,也傳遞了互助共享的社會風尚。
不僅如此,據漳州市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江濱公園與西院湖生態園的共享書屋由市圖書館與市風景園林中心合作共建,設有圖書自助借還機,可以實現與市圖書館書籍的通借通還,讓閱讀資源流動更高效。
“共治”是書屋的基因。“共享書屋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替代傳統閱讀空間,而是用毛細血管式的分布填補城市閱讀脈絡的空白。”黃小梅認為,共享書屋不追求藏書規模或商業轉化,本質是打造一種基于公共空間的輕量級知識共享生態系統,滿足市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因此,共享書屋依托“市民園長工作室”項目,引入具備國學教育、文化傳播專長的社會機構,作為“公園國學講堂”的師資團隊;與市圖書館共建,由漳州市圖書館派出專業講師,定期組織繪本故事講讀等活動,進一步豐富其文化功能。(漳州文明網 漳州融媒記者 黃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