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光澤寨里不拘形式打造一批群眾身邊的“幸福交匯點”——
讓“小陣地”釋放“大能量”
7月16日清晨,陽光剛灑進光澤縣寨里鎮儒州村,幸福院旁的涼亭里已經熱鬧起來。看著幸福院大屏上播放的反電信詐騙微視頻,老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聊開了。
“哎呀,這個套路我知道,我兒子前兩天還提醒我呢!”村民何大爺激動地拍了一下大腿。儒州村黨支部書記高翔趁勢開啟了他的普法課堂,“老哥哥老姐姐們,記住了沒?陌生電話說你銀行卡涉案,要你把錢轉賬‘安全賬戶’,該怎么辦?”“千萬別轉!是騙子。”一問一答的互動,進一步深化了典型案例的普法意義。
普法、學習、聊天、休憩、議事,這個涼亭每天都會上演跟《老友記》一樣的情景劇。儒州村駐村第一書記廖珍介紹,涼亭是縣司法局為貫徹落實“八五”普法要求、推進法治鄉村建設而打造的,是老人們每日定時聚會的場所。“這次防詐騙普法活動,正是借助涼亭這一宣傳陣地和村干部的‘零距離’服務優勢,才高效完成的。”廖珍說。
在儒州村,像這樣巧借地利,拓展每個功能區綜合服務水平的例子并不少。儒州村通過深挖幸福院、涼亭、吃茶話事點等現有場所的潛力,不拘形式打造群眾身邊的“幸福交匯點”,村民的幸福生活圈進一步擴大。
“我們還通過盤活空間資源,推出了‘一室多用、資源共享’模式,實現資源全村共享。”廖珍以儒州村的幸福院為例介紹,他們憑借幸福院地理位置優勢和基礎設施完善,將其打造成為集日常照料、休閑娛樂、文化活動和便民服務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平臺。無論是“三八”婦女節主題活動、端午節等傳統節日,還是各類政策宣講、健康講座等都會在此舉辦,一方面豐富了村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實現了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廖珍表示,通過一系列的功能整合與資源優化,鄉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了,村民間的情感交流多了,社會也更和諧了。2024年,儒州村幸福院被評為福建省“五星級農村幸福院”。
近年來,寨里鎮以“空間復用、功能融合、服務共享”的理念,指導全鎮16個村利用好現有小場所,為群眾打造一批更具溫度和質感的服務“小陣地”。為了讓“小陣地”釋放出“大能量”,寨里鎮還注重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定期通過召開座談會、鎮村干部入戶“夜訪夜話”等方式主動了解群眾需求和期望,不斷完善陣地的服務內容與方式,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閩北日報記者 林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