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21日上午,一場暴雨傾盆而下。“終于有地方躲雨了!”在平潭海壇片區悅園社區附近,外賣騎手陳英一個急剎車將電動車停在了路邊,快步走進一旁的暖“新”驛站避雨。
這是平潭專為新就業群體和戶外工作者開設的暖“新”驛站,于不久前正式啟用。這個18平方米的空間雖然不大,設施卻很齊全。走入其間,墻上“這里也是家,為您遮風擋雨”的標語格外醒目,飲水機、充電插座、應急藥箱等一應俱全,無線網絡覆蓋整個空間。
“快擦擦,別著涼了。”見到陳英進門,悅園社區專職副主任周裕娟迎了上來,遞上一塊毛巾。她說,驛站實行“社區主導+物業協同+志愿者參與”的運行機制,物業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在巡邏時,主動引導戶外工作者進站休息,并及時提供幫助。
“我經常在這一帶送餐,有時一天要跑30多單,最頭疼的就是手機沒電。”陳英一邊擦去額頭的雨水一邊說,“如今在驛站就能緊急充電,著實方便不少。”
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能喝水、累能歇腳……這座驛站集休閑、閱讀、補給等功能于一體,面向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24小時免費開放。在這里,他們不僅可以短暫休憩,還能夠享受餐食加熱、圖書借閱、便捷醫療等服務。
窗外,雨仍淅淅瀝瀝地下著。陳英的手機正在充電,她從飲水機接了杯水,從書架上挑了一本《正念的力量》,舒舒服服地“陷”進沙發里,細細品讀起來。“就像在自家客廳一樣,暖心又舒服。”
在平潭,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規模持續壯大,已成為助推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重要生力軍。
前段時間,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在進村入企的過程中,發現服務新就業群體存在服務陣地覆蓋不足、關愛保障不到位、訴求響應不及時“三不”問題。為此,實驗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聯合海壇片區管理局、實驗區政法社會部,攜手共建服務矩陣,加快建設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讓在外奔跑的心有個“家”。
目前,平潭已在萬嘉、東門、白鷺、紅山等社區建成并投用7個暖“新”驛站,并推動商場優化騎手停車區、引導商家設置專屬取餐口等。驛站的服務對象不限于新就業群體,同樣對環衛工、市民等敞開大門。
半個多小時后,雨勢稍歇。陳英伸了個懶腰,合上書,站起身,手機屏幕上彈出了新的訂單。她麻利地套好雨衣,跨上電動車,出發送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