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東南網8月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郭斌)由省圖書館主辦的“聲流金石 紙落云煙——2025年福建省圖書館中華傳統曬書系列活動”7月31日在福州啟幕。本次活動作為“八閩書房”閱讀品牌“一卷閱八閩”主題活動之一,聚焦館藏金石拓片等特藏文獻,結合福建地域文化特色開展活動,曬經典、曬技藝、曬保護成果,為公眾打造一場“可觀賞、可聆聽、可參與”的文化盛宴。
“烏山尋宋”考古研學之旅是本次活動的首場“重頭戲”。數十名讀者在專家學者帶領下,沿著福州烏山步道探尋散落于山巖間的宋代摩崖石刻,聆聽專家學者現場解密石刻背后的歷史文化密碼。這些刻于崖壁的文字,不僅是書法藝術的瑰寶,更是宋代福州政治、經濟、文化的“活檔案”——從“道山亭”雄渾榜書到趙希道清逸詩刻,從士人雅集的游記題名到文人墨客的題詩留墨,每一道刻痕都藏著一段鮮活的歷史。
活動當天,省圖書館在烏山西南門廣場設立圖書館服務推廣集市,將圖書館服務與文化體驗有機融合,數字資源推介、縮微文獻閱覽、金石傳拓技藝體驗等五大功能區現場人頭攢動。
此外,主辦方當天還推出“金石遺韻 墨拓存真——福建省圖書館藏石刻、拓片典籍展”,展品有未毀前的唐代李陽冰篆書《般若臺銘》、福建現存最早的碑刻《敕貞元無垢凈光塔銘》等;展覽推出《八閩摩崖石刻簡明導覽圖冊》手繪地圖,標注了福建各地經典摩崖石刻的位置、特色與相關文化知識。
省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說,“典籍里的福建”不應局限于紙頁,而應融入山水、連接生活,希望公眾不僅走進圖書館,還能走出書房,探訪身邊的文化遺產,讓古籍從“文獻載體”變為“文化向導”,推動“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