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連日來,古田縣鳳埔鄉西溪村組織開展“清潔家園”行動,重點對河道淤積的垃圾進行清理,防止高溫情況下雜物腐敗發臭影響人居環境。現場,高溫天氣難掩群眾的熱情,許多村民自發參與,干勁十足。
村民盧亨蒙在清理時,發現河道深處淤積了不少腐敗垃圾,他毫不猶豫地將其打撈上來妥善掩埋,隨后又默默回到河道清理現場,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村民的主人翁意識越來越強了,大家真把村里的事當成自家事,從‘旁觀者’變成實實在在的‘參與者’。”村黨支部書記戴麗鳳說。
近年來,西溪村通過“晨巡晚議+文明實踐”的深度融合,讓村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作為”,成功喚醒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構建起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2025年,西溪村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村,更是讓全體村民備受鼓舞、倍增干勁。
讓村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喚醒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是關鍵。西溪村“兩委”著力構建村民對村莊的精神認同,在重要節假日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等主題活動;爭取“終身教育課堂”落地,通過常態化學習教育提升群眾素養;常態化開展清潔家園等公益活動。村民在付出中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通過集體活動構建“大家庭”歸屬感,讓群眾在參與中體會到“我是村莊的一分子”,從而主動為集體付出。
鳳埔鄉將西溪村作為“晨巡晚議”重點村,為群眾參與治理提供了剛性支撐。村“兩委”以群眾為中心,結合“有事找黨員”活動,推動黨員亮身份、領任務,形成“群眾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的服務閉環,讓群眾訴求有處說、有人辦。此外,西溪村通過“黨員帶群眾”的方式,激發了村民的積極性,村民志愿加入巡村隊伍,正是這一機制的直接成果。每季度評選“模范村民”,則用正向激勵點燃了群眾的熱情,讓“爭當先進、共建家園”成為共識。
三支特色志愿者隊伍,是西溪村群眾主人翁意識被喚醒的“具象化”體現,更是“晨巡晚議”制度的重要補充。老體協志愿者隊伍堅持黨建引領,成員們義務勞動,將閑置的西溪中學改造成圖書室、門球場、地擲球場、運動器材室、器樂室等;婦女志愿者隊伍是村里的“多面手”,她們不僅能充當村里活動后勤保障的“主力軍”,也能在舞臺上用歌舞為活動添彩,成為文明實踐的鮮活載體;由老黨員、老村干組成的“晨巡晚議”議事團,熟悉村情民意,說話有分量、辦事有章法,憑借威望和豐富的經驗,化解了諸多棘手難題,成為村“兩委”的好幫手,推動矛盾在源頭化解。
“村里的事,就是自家的事”,正成為全體村民的共識。(閩東日報 賴清炳 周麗斌 胡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