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集美區關工委講師團講師喻海洪為社區青少年開展主題宣講(西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理論宣講、政策解讀、紅色傳承……連日來,廈門市集美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平臺陣地優勢,開展一系列貼近群眾、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將政策紅利、理論養分源源不斷輸送到基層,成為凝聚民心、服務群眾、助力區域發展的鮮活載體。
理論分層滴灌,思想深度滋養
集美區精準對接受眾需求“按需配菜”,用群眾聽得懂、能領會的形式,讓理論宣講既有深度又有溫度。
針對黨員干部,浦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深入貫徹八項規定 踐行黨的優良作風”為主題,通過講座、討論和互動問答等形式,深入剖析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核心內容要義,在學思踐悟中守牢作風底線。
面向村民群眾,上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黨史問答開篇,從“黨成立的時間”到“黨旗的含義”,帶領村民回顧黨的百年征程,并動手裁剪鮮紅五角星,哼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激揚愛黨愛國主義情懷。
對于青少年群體,理論宣講更具巧思。寧寶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紅色傳承,飛揚黨旗頌”講堂,以“宣講+手工”形式,讓紅色知識點順著竹編畫的紋路,悄悄“織”進青少年心里。
此外,井城村、曾營社區、西濱社區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紛紛發揮理論宣傳“廣播站”作用,針對居民群眾、黨員干部、青少年等不同群體開展分眾化、精準化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聲”入人心、浸潤心田。
民生銀行灌口支行負責人為村民開展金融理財政策解讀課程(雙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惠民政策解讀,凝聚發展共識
“阮兜的燕尾脊不能拆!”“改造后菜市場會搬去哪里?”面對居民對城中村改造的關切,灌口鎮第一社區書記、實踐站站長洪建祥用閩南語拉近距離,從“留改拆”實施路徑,“宜居、宜業、宜游”目標到“共治共享”細節,將政策宣傳轉化為“貼心話”“實在招”,讓惠民舉措真正走進百姓生活。
雙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瞄準銀發群體理財痛點,特邀民生銀行灌口支行行長洪旸開展“銀發理財不踩坑”金融理財政策解讀課程,通過拆解理財風險、傳授防詐妙招、解答金融困惑,為老年村民送上金融安全“護身符”,讓政策關懷直抵需求深處。
雙樂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則聚焦鄉村振興戰略,以 “和樂之聲”理論宣講為載體,從黨政引領、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等五大板塊深入解讀,并把政策要點融入悠揚的歌仔戲曲調,讓村民在悠揚曲調中理解政策。
“薪火相傳,勇闖新篇”紅色游園暨板橋公益歡享日活動現場(滸井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創新傳承載體,賡續紅色血脈
深挖紅色富礦,解鎖傳承新路徑。集美區以創新形式激活紅色文化,讓居民在沉浸式體驗中凝聚奮進力量。
為增強青少年國防意識,厚植愛國情懷,三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廈門華廈學院國旗護衛隊,開展為期5天的暑期夏令營,吸引百余名青少年參與。國旗展儀式上,青少年們向國旗敬禮、高唱國歌;軍事化訓練中,學軍姿、練隊列,錘煉意志;趣味互動游戲里,團隊協作精神愈發濃厚,為青少年成長注入昂揚動力。
近日,一場“重走長征足跡”互動課程在潯江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活動結合數字化形式講述紅色故事,并通過 “長征地圖極速闖關”“精神快繪”等游戲,真正實現在玩中學,在學中悟,助推革命精神代代相傳。
滸井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紅色游園會”上,巧妙通過“擲骰答題”“紅船拼圖”“四渡赤水”等互動方式,將厚重的革命歷史轉化為居民們可感、可參與的生動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前進村、灌口第二社區、寧海社區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繪紅色漫畫、講紅色故事、傳唱紅歌等豐富活動,打造“家門口”的紅色課堂,在實踐中觸摸紅色歷史、領悟革命精神。(東南網 吳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