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12支志愿者服務隊實行“訂單化”服務、473米“斷頭路”升級為“諸古嶺巷”文化長廊、“長者食堂·學堂”累計服務21300余人次……鼓樓區華大街道屏山社區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解鎖“近鄰密碼”,繪就家園文明底色。近日,該社區獲評全國文明單位。
社區門口。福州文明網 供圖
以“紅色引擎”激活文明創建內生動力
屏山社區充分發揮轄區資源稟賦,打造“屏山講堂—行走的黨校”學習新模式,采取共建單位輪值方式,既宣講黨的政策,又講述身邊榜樣故事;同時,完善“全齡段”近鄰大課堂體系,傳播新時代好聲音,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精神文明建設,組織共建單位、小區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簽訂《近鄰共建共治協議》,整合40家單位資源,凝聚1813名黨員志愿者力量,打造“黨建+單位+小區+業委會+物業”協同聯動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推行“單位包小區、支部包樓棟、黨員包戶”三級聯動,成立助困幫扶、助老守望、醫療保健、便民服務、法律咨詢等12支志愿者服務隊,實行“訂單化”服務模式,讓“黨員紅”成為精神文明建設最溫暖的底色。
用“幸福共同體”繪就文明家園新藍圖
屏山社區緊扣民生需求,以“一刻鐘幸福圈”為半徑,繪就“屏山·幸福里”民生藍圖,實現社區服務、黨群學習、養老、醫療、托育、文體等多元功能融合。
2022年9月至今,屏山社區“長者食堂·學堂”累計服務21300余人次,實現醫養結合模式覆蓋全社區;“四點半課堂”年均托管3500余人次,有效解決雙職工家庭“后顧之憂”。
通過“五社聯動”機制,屏山社區聯合共建單位常態化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孵化培育12支文體自組織,滿足居民多樣化文化需求。
讓“近鄰密碼”解答基層治理方程式
屏山社區立足群眾需求,以老舊小區改造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探索“連片式治理”新模式,打破原有“獨棟自管”的分散格局,對24個樓棟、891戶實施整體改造升級,有效解決老舊單位宿舍區設施老化、管理缺位等歷史遺留問題,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
社區牽頭組織“兩會一員”開展民主協商,廣泛聽取民意、匯聚民智,成功籌集600萬元資金注入“農林通道”改造提升,將473米“斷頭路”升級為“諸古嶺巷”文化長廊,既完善了基礎設施,又保留了歷史文脈。
社區打造“一路一驛一集市”民生矩陣,每月舉辦的“幸福集市”,成為居民家門口的民生盛會,既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又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實現基層治理既有溫度又有質感。(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