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夏日的閩東大地,暑氣蒸騰處更見愛心涌動。寧德市以文明實踐為抓手,圍繞未成年人關愛服務,通過“護苗”“筑夢”“賦能”三維關愛體系,為全市未成年人打造一個長知識、增才干、育品德的假期。
“護苗行動”筑牢安全防線
從“風險防范”到“全面守護”
寧德市將未成年人安全作為暑期關愛行動的重中之重。蕉城、福安、柘榮等地接連推出防溺水、防觸電、醉駕模擬等主題課程,結合沉浸式應急演練讓安全教育跳出書本——孩子們在電路模型前識別危險標識,在模擬駕駛艙體驗“酒后”操控的失衡感,原本晦澀難懂的安全知識就這樣“活”了起來。
孩子們專注學習交通安全知識。
在周寧縣警寶托管班,女騎警隊員正通過情景互動開展交通安全教育。課堂上,一雙雙高舉的小手爭先恐后地回答提問:“我知道!頭盔就像安全衛士,會保護我們的小腦袋。”通過“一問一答”等趣味形式,交通安全知識化作一顆顆種子,悄然播撒進孩子們的心田。
專業心理老師帶領孩子們開展心理趣味小游戲。
心靈的守護同樣溫暖綿長。霞浦縣松城街道萬賢社區暑托班打造“心靈驛站”,專業心理老師正帶領孩子們進行一場特別的“情緒探險”。“闕老師今天看到大家很開心,我的情緒溫度大概是‘38度的溫暖期待’!你呢?是平靜的36°C?還是有點小興奮的38°C?或是需要‘降溫’的煩躁40°C?”在生動的比喻中,孩子們學會為情緒困境“開門解鎖”,在游戲中找到化解煩惱的“心靈鑰匙”。
“筑夢行動”點亮童心世界
從“文化傳承”到“精神滋養”
如何讓暑期活動既有趣又有益?寧德市給出的答案是深挖本土資源,讓文化基因與紅色血脈融入未成年人的成長軌跡。
孩子們走進綠雪芽白茶莊園博物館,聆聽茶香里的福鼎故事。
福安市總工會精心打造的“循紅色足跡·做陽光少年”工會夏令營,孩子們踏訪柏柱洋閩東蘇區紀念館,走進茶香裊裊的坦洋村,在行走的課堂中感悟革命精神,在親身體驗中傳承文化薪火,在團隊協作中收獲成長快樂。這場融合歷史與現代、傳統與創新的夏令營,不僅為孩子們打開了認識拓寬視野、增長知識的新窗口,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愛國愛鄉的種子。
《陳祥榕的一堂課》授課現場。
當夏令營的歡笑聲還在耳畔,屏南縣的孩子們正經歷著另一種震撼。屏南縣總工會職工子女暑托班用一場感人至深的《陳祥榕的一堂課》拉開序幕。當主講老師動情講述陳祥榕烈士“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赤誠誓言時,孩子們被英雄的故事深深打動,紛紛沉浸在陳祥榕烈士用生命書寫的愛國之情中。這堂特殊的“第一課”,讓戍邊英雄的忠誠擔當,化作滋潤童心的甘霖。
“賦能行動”激發成長動力
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創造”
“今天的研學太有意思了!我不僅認識了各種中草藥,體驗了水果采摘,還在白茶博物館里觸摸到了家鄉的文化根脈,長大后我想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在福鼎市總工會為農業農村局職工子女量身打造的自然課堂上,暑托班學生陳韻如興奮地分享著收獲。這場別開生面的“山野課堂”,讓孩子們在認識家鄉中培養鄉土情懷,在感悟文化中厚植家國擔當。
孩子們走進福鼎店下船避山學習辨認中草藥。
不僅如此,福鼎市總工會還聯合相關基層工會推出15個職工子女暑托班,其中特設2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專班,惠及數百名職工子女。延續“教育+托管”雙服務模式,暑托班精心設計藝體培養、閱讀啟智等多元化課程矩陣,讓鄉土情懷在孩子們的親身體驗中生根,讓文化自信在童言稚語中發芽。
寧德總工會職工子女暑托班。
寧德各地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優勢,聯動高校志愿者、社會組織等力量,傾力培育“多彩公益課堂”“愛心托管班”“紅領巾托管班”等特色項目,形成“陣地共享、資源互補、服務聯動”的生動局面。這些扎根基層的暑托服務,既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更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成為孩子們暑期增智潤心、快樂成長的“第二課堂”。
一場場暖心陪伴、一堂堂德育浸潤、一次次成長助力,寧德市以文明實踐為筆,繪就了一幅關愛未成年人的溫情畫卷。這場“寧”聚各方力量的暖心行動,不僅為孩子們撐起了成長的“綠蔭”,更以文明之風浸潤心田,筑牢他們向陽生長的精神根基。(寧德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