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福清市城頭鎮黃墩村有2600多口人,青壯年大多在外務工。平日里,孩子們跟著父母在外上學,暑假一到,大大小小60個娃就回到村里,托付給老人照看。“我們年紀大了看不住,最怕孩子往河邊跑。”為了回應老人們的共同心聲,村委臨時在會議室辦起了鎮上第一個暑期托管班,請來鎮里的老師、村里放了假的學生當志愿者,一起照看孩子,連隔壁村的老人都帶著小孩來“蹭班”。
會議室當教室 孩子越來越多
下午三點,烈日當空。福清市城頭鎮黃墩村村委大樓前,背著各色書包的小小身影接連閃現,熟門熟路地涌上四樓。推開會議室的門,五十多個孩子擠滿了座位,幾個小腦袋幾乎埋進了作業本里。“真沒想到!開班第一天只來了10個娃,這才十來天,就擠滿了!”看著滿屋的孩子,村黨總支書記鄭治忠站在門邊,嘴角的笑意藏不住。
“我們倆是隔壁村的,60多歲了,真看不住孩子!”李依姆說,她8歲的孫子在家一下午寫不了幾個字,卻特別愛來托管班。為此,老兩口甘愿每天開車往返十公里接送,“累是累點,但心踏實了”。
這份安心,源于8月1日黃墩村文明實踐站免費托管班的啟動——這正響應了村里數十位像李依姆這樣的老人的擔憂。
回村娃如何過好暑假?鄭治忠開始思考,一開始,他們只抱著“看住人”的想法,提出村委會議室上午用,下午空著也是空著,不如收拾出來,讓孩子們有個安全去處。“后來一合計,既然管了,就管好點。”鄭治忠說,場地現成,難題是誰來教?7月底,他在村民群里發布了托管班開班的消息,家長們都贊成,沒想到連村里的老師都志愿幫忙。
“家長認可娃喜歡 希望年年暑假都辦”
“我在城頭中心小學教美術,村里邀請我,在課業中穿插手工,也能吸引孩子們。”王老師帶來了各式剪紙,連自己即將上小學的兒子也帶來“提前感受”;她的同事鄭老師,從業28年首次在村子里輔導作業,毫不猶豫答應下來:“回村的孩子多,前臨馬路后靠河,風險多,作為村民和老師,我義不容辭!”鄭老師感慨,不僅本村孩子來了50多個,連鄰村老人都帶孩子來“蹭班”,會議室里桌子添了一張又一張。
隨著孩子增多,3名老師輔導漸顯吃力。鄭治忠又在村里“搜羅”放了假的大學生和高中生、村干部的子女、準教師、熱心村民等當志愿者。其中,15歲的Jay是回鄉探親的香港中學生,“聽說缺英語輔導,我正好擅長!”這位“雙語志愿者”的加入,及時補上了“短板”,教孩子們也讓他成就感滿滿。如今,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三點到五點半,村委四樓的會議室成了孩子們雷打不動的“據點”。據了解,黃墩村的托管班將運行至8月底。“只要娃們喜歡,家長認可,這個班,年年暑假都辦。”鄭治忠說,村里還計劃后續加入防溺水安全課堂。
福清市城頭鎮政府相關經辦人員表示,黃墩村的實踐是鎮里首創,具有示范意義。后續將以該村為試點,探索與高校共建模式,引入更多資源,逐步在全鎮各村推廣。(福清市委文明辦 海峽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