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傳承抗戰精神
學習英雄故事
福建抗戰英雄譜
1937年的秋天
他在油印的邊區票樣上
簽下了自己的代號“青鋒”
這個從閩南走出的后生仔
此刻正將復式記賬簿
壓在手槍與《論持久戰》之間
——紅色中國的第一套金融體系
就在日軍轟炸機的陰影下
隨著他指尖翻飛的算珠悄然成型
他就是被鄧小平拍著肩膀說:
“你比一個團的兵力還重要”的高捷成
高捷成同志
是中國金融戰線的革命先驅,
他的一生猶如
一部濃縮的紅色金融史詩。
抗日戰爭時期,
他主持冀南銀行工作,
在日軍經濟封鎖中
建立起流動的金融血脈,
被鄧小平同志贊譽為
"辦了個馬背上的銀行"。
這位36歲就壯烈犧牲的金融戰士,
用生命詮釋了
"紅色金融"四字的千鈞重量
——那不僅是賬簿上的數字,
更是浸透信仰的赤誠。
高捷成(1909年-1943年)
漳州人,冀南銀行總行行長,晉冀魯豫邊區金融事業的奠基人。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1932 年 4 月在漳州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區從事財經管理。1934年10月參加長征,隨中央紅軍到達陜北,首創紅軍會計工作制度。1938 年任冀南稅務總局局長、晉冀魯豫財經處處長。1939年秋任冀南銀行行長兼政委,主持了冀南貨幣的發行和流通,成為當時各解放區中流通區域最廣的一種貨幣。1943年5月14日,在河北白鹿角村為掩護文件,英勇犧牲在敵人的刺刀之下,時年34歲。去世后被安葬于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馬背上的銀行”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高捷成跟隨八路軍一二九師挺進太行。
1938年,他出任冀南區稅務總局局長、晉冀豫邊區政府財政經濟處處長等職,為根據地的經濟建設做了大量基礎工作。在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軍事和經濟上面臨雙重壓力。危難關頭,毛澤東明確提出“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要造出獨立自主的地方性貨幣!”。高捷成臨危受命,立即與八路軍前方后勤部部長楊立三負責銀行的籌建。
1939年10月,歸八路軍總部后勤部領導的冀南銀行成立,高捷成擔任首任冀南銀行總行行長兼政治委員。
冀南銀行的物資和設備,多通過各種曲折的關系和渠道,從日偽占領下的石家莊、德州等地采購而來。由于時常要靠人背馬馱的方式躲避敵軍的圍追堵截,冀南銀行也因此被稱為“馬背上的銀行”。
冀南銀行發行鈔票,標志著晉冀魯豫邊區軍民揭開了與敵金融戰的序幕。在他的帶領宣傳下,冀鈔很快在市場站住了腳,在人民心中扎下了根,被譽為“抗日貨幣”。
敵后的經濟戰線的尖銳程度,絕不亞于軍事戰線。高捷成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作為經濟戰線的指揮員,必須和軍事指揮員一樣,做到知己知彼。所以他非常重視情報工作和調查研究。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不畏艱險,常在夜間同警衛員提著馬燈到基層了解情況,接觸群眾,有時日夜兼程一二百里到根據地邊遠地區去調查。
1941年底他將大量的調查材料結合建行兩年來的經驗,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
在1942年1月15日的分行主任聯席會議上,全面系統地提出了7項業務方案和詳細具體的措施,使冀南銀行在對敵斗爭和發展根據地經濟上,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關于打擊偽幣,他提出商品打擊、貨幣打擊和匯兌打擊措施,即巧妙地利用偽幣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域的差價進行買和賣、收和放,并提出于年內在天津等敵占區建立秘密的匯兌機構,以實現以偽幣打擊偽幣。
高捷成提出銀行或協同貿易部門要囤積鹽、布、棉花、糧食等必需品,以保證軍需民用,以對付敵之經濟封鎖,并有計劃出口,解決敵占區人民的糧食恐慌。
高捷成還提出了五行(晉察冀銀行、陜甘寧銀行、山東北海銀行、晉西北農民銀行、冀南銀行)通匯的戰略性計劃,旨在加強各根據地雄厚的物質基礎,共同對付偽幣,鞏固抗幣信用,調劑和增加抗日軍民的供給,鞏固根據地經濟基礎。
破冰濟眾 共克時艱
1939年冬到1940年春,八路軍的軍費供給異常短缺。高捷成號召銀行員工自力更生,自己動手洗羊毛,捻成線,織毛衣,戰勝困難。
1940年12月30日,日本發動了對根據地的“大掃蕩”,高捷成率領冀南銀行總行大隊人馬由小寨村出發向冀西轉移。由于河上沒有橋,只得踩著石頭過河,行動十分緩慢,很容易被敵人追上。在這危急關頭,高捷成下馬破冰,站在過膝深的河水中,從容指揮人馬過河,急速轉移到了預定地點。
1943年荒災歲月,高捷成與員工同吃黑豆、高粱和野蔥,共渡難關。
冀南銀行舊址
1943年5月14日,因漢奸告密,高捷成一行在河北省內邱縣白鹿村宿營地被敵人包圍,高捷成率部突圍不幸中彈,危急時刻,他將銀行的機密文件給了電話員周正云讓其轉移,高捷成壯烈殉國,年僅34歲!噩耗傳出,邊區廣大軍民悲痛萬分。時任129師政委的鄧小平同志痛惜地說:“捷成同志犧牲了,這是一個很大損失!”
高捷成在參加紅軍6年后寄回的第一封家書
這是高捷成在參加紅軍6年后寄回家中的家書,信中,他自稱“浪蕩子”。他拋家舍業棄子,欠下巨款,一去不回。但正是用他所欠下的這筆巨款,解了共產黨領導下的赤衛隊的燃眉之急,使之得到了壯大與發展。為了革命,為了民族的解放,為了崇高的信仰,這樣的“浪蕩子”,舍小家而為大家,肩負共產黨人的責任、肩負歷史賦予的神圣使命的拳拳之心,感天動地。 一個革命者磊落坦蕩、勇于擔當的胸懷和赤子之心躍然紙上,天地可鑒。
高捷成作為
紅色金融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不僅在經濟領域開創了
根據地貨幣體系的先河
更以清廉無私的品格
和舍家為國的精神
樹立了革命金融家的廉政典范
盡管經手巨額資金
他卻始終堅持
“救國才能顧家”的信念
將個人利益置于革命大局之下
這種信念
成為他一生廉潔奉公的精神源泉
在金融戰線這一
“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他以制度約束權力
以清廉抵御誘惑
以犧牲踐行理想
展現了共產黨人
“公款一分不貪、私利一絲不取”
的崇高品格
他的事跡跨越戰火與時代
至今仍閃耀著信仰與責任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