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泉州風雅頌書局晉江五店市店與閩南古厝完美融合,成為游客打卡、市民流連的文化地標。
暑假期間,到風雅頌書局晉江五店市店閱覽書籍的青少年多了起來。
核心提示
在近日舉辦的第33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發布了“年度最美書店”評選結果,福建新華發行集團漳州勝利書城(下稱“漳州新華書店”)和泉州風雅頌書局榮獲“年度最美書店”稱號,是我省上榜的唯二書店。
近年來,文旅融合為各地書店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次獲獎的兩家書店各有什么吸引讀者之處?一起隨記者來探訪一二。
東南網8月19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莊釗瀅 文/圖)
在第33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榮膺“年度最美書店”稱號的泉州風雅頌書局(以下簡稱“風雅頌”)作為特色書店代表,受邀在核心展區“書驛棲光”亮相。
8月10日,記者慕名而往,走進風雅頌位于泉州市豐澤區圖書館四樓的總店,切身感受到它給讀者帶來的光。
在墻上,有眾多名家為書店留下的贈言。其中一句是“賣書人的藝術”,來自哈佛大學教授、歷史學家宋怡明。這一評價令人莞爾。
卅年不輟
“我經營書店30多年了。”風雅頌創始人連真告訴記者,1991年,樹人書店泉州分銷店因經營不善面臨關閉,當時年僅20歲的她毅然接手,開起了泉州第一家民營人文書店。
在連真看來,書店不只于賣書,而應是一個媒介——連接起出版社、作者與讀者。1998年,書店邀請趙忠祥、倪萍等一眾名人到泉州簽售。“讀者排幾百米的隊,就是為了見一下偶像”,那陣書店作家簽售風潮使風雅頌一時聲名鵲起。
在泉州民營書店的黃金年代,連真曾一度開設了8家門店,遍布當地各大高校。從樹人書店到曉風書屋,以及后來的“風雅頌書局”,盡管實體書店業多年來一直起起伏伏,風雅頌至今仍是許多泉州讀者的心靈港灣。
記者了解到,風雅頌現有3家門店。其中,晉江五店市店安家在傳統街區的閩南古厝中,紅磚白石為墻,燕尾脊飛揚屋頂。步入其間,油墨香淡淡,與古厝古韻相得益彰。
在書店的核心區域,擺放著不少兼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書籍。店中一隅,更特地開辟文創區域吸引客流……隨著泉州文旅熱潮興起,風雅頌很快搭上文化消費的快車。
作為曾經的歷史學專業學子,連真對泉州本土文化情根深種。“我最近反復看的一本書是《茶街廟:泉州城鄉人文區位考察與研討》,提到閩南建筑是閩南文化的具象展現。”她說,晉江五店市店這個空間,讓書本中的講述變得立體。
打出差異
風雅頌何以“最美”?不只于獨特的空間美學、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有創新的運營模式。
“目前我們的門店中,圖書空間占比達到七成。”在紙質書籍消費并不景氣的當下,風雅頌算是“扛”住了。不少泉州書迷有個共識,有些書還得去風雅頌找。選書方面,在與眾多權威出版機構深度合作的同時,連真力求與市場普遍流通的書籍有所差異。
“作家簽名本和書法字帖,是銷售的兩大重點。”書架旁,莫言、宋怡明、阿來……一眾名家的簽名本可謂“星光”熠熠。另一側,木抽屜里各類字帖有序分類。“泉州的書法氛圍向來濃厚,并有線下挑選的習慣。”為此,連真設計了專門用于展示書法字帖的柜臺,各門店亦面向書法愛好者設有專門區域。
今年,晉江五店市店剛剛完成第七次全面升級。“開店10年間,我們前后裝修7次,才調整到如今‘最美書店’的樣貌。”連真說,近年來,周邊商業業態持續更新,書店也得積極跟隨調整,以做到揚長避短、人無我有。
“你已經擁有理想中的書店了嗎?”記者不禁發問。
她搖搖頭。在她的期許中,“理想的書店”首先要大,其次是個綜合體,“我希望每個讀者都有坐下來讀書的地方。閱讀區外,還可以有餐飲、交流、展覽、文創等區域。這個空間開放、包容,具有互動性”。
走向全民
“同時,書店不單單是一個商業體,更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扶持實體書店的各級政策文件中,連真看明白了——實體書店的未來方向在于“全民閱讀”。
2012年,風雅頌開始參與泉州市“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實踐;2021年,風雅頌獲評“福建省全民閱讀示范點”;2023年,連真獲“福建省全民閱讀優秀閱讀推廣人”稱號……
“全民閱讀推廣工作中,我們更側重于親子閱讀和青少年閱讀。”連真說,當前有閱讀習慣的人群大多為中老年人,年輕一代則較為缺乏,需要緊抓處于“閱讀黃金期”的小學生,才有希望讓全民閱讀在未來真正實現。
每年,她都會聯合圖書館、公益組織和愛心人士等,共同發起鄉村振興關愛留守兒童公益圖書認捐活動。在周末和節慶日,風雅頌則常常開展非遺親子手工體驗,如香囊制作、金箔扇制作等,吸引更多孩子走進書店、了解書店、愛上閱讀。
“作為一家人文書店,應該要為社會提供人文服務。”這樣的信念,連真堅持了30余年,至今,她仍在路上。回望這間“最美書店”的來時路,記者看到的并非一座島岬上的燈塔,它更像一株枝葉繁茂的大樹,在不斷延展著綠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