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盛夏,寧德柘榮縣楮坪鄉湖頭村的千畝茶園,茶農穿梭茶壟間,檢查茶樹的生長情況。不遠處的果園里,水蜜桃樹上掛滿果實,林間回蕩著游客的歡聲笑語。
近年來,湖頭村以文明創建為核心,緊扣“黨建引領、生態筑基、文化塑魂、文明育風、人才賦能”五大抓手,推動農旅深度融合,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由于村中年輕人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臨諸多不便,其中理發成了急難愁盼的問題。便民理發服務隊了解情況后,便組織志愿者攜帶理發工具,為老人們提供免費理發服務,還與老人聊天,緩解他們的孤獨感。
便民理發服務隊是湖頭村堅持“黨建+文明創建”雙融雙促,構建“支部領航、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治理格局的背景下成立的隊伍。此外,還有“紅色先鋒隊”“環境整治突擊隊”等隊伍,年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80余件,調解成功率100%。
茶山高處,微風拂過,放眼望去,層層疊疊的茶樹像綠色的波浪般起伏。茶農江陳生正察看茶葉長勢,黝黑的臉上掛著汗珠:“這高山白茶要特別注意防蟲,這樣茶品質才好。”
依托千畝茶園、300畝林下藥材及四季不斷的果園,湖頭村打造出了獨特的農旅融合模式。村口的“微菜園”里,黃瓜、絲瓜長勢喜人,幾位城關來的游客正體驗采摘樂趣。
“現摘的蔬菜特別新鮮,還能帶孩子認識農作物,一舉兩得。”游客贊不絕口。村里還實施人居環境改造,庭院變成小花園,綠意盎然,景觀別致。
接近正午,村里的鄉愁記憶館成了避暑的好去處。鋤頭、風谷機、石磨、石舂和泛黃的老照片吸引游客駐足。講解員正演示如何使用傳統農具,孩子們輪流嘗試,發出陣陣驚嘆。
“我們收集這些老物件,不僅是對農耕文化的傳承與致敬,也讓青少年更加深刻地理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村黨支部書記江坤團介紹,湖頭村深挖農耕文化資源,修復古民居建成鄉愁記憶館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展示傳統農具、老照片等展品150件,打造“鄉愁湖頭”文化品牌,年均接待研學團隊1萬人次。
同時,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深走實,湖頭村評選“文明家庭”20戶、“最美庭院”30個,開展“孝德講堂”“移風易俗”宣講活動25場,惠及群眾2500人次。2023年,村里的“圍爐煮茶”“親子農耕體驗”項目入選寧德市鄉村文旅精品線路,以文化軟實力助力鄉村振興。
夕陽西下,陣陣飯香隨風飄來,志愿者正忙著為村里的老人準備晚餐,晚餐做好后依次送到老人家里,解決不便出行老人的吃飯問題。
這種文明之風在湖頭村點面開花。村里推行“村民議事會”機制,通過“一事一議”化解土地糾紛、鄰里矛盾20余起,村民滿意度達98%,全村實現“零上訪、零案件、零事故”,獲評“福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村里還將留守兒童聚在一起輔導課業,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閩東日報 劉源 吳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