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在新時代文明建設的征程中,“文明實踐+書院文化”正成為一股推動社會進步、傳承優秀文化的重要力量。8月13日上午,廈門市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的“文明實踐+書院文化 遇見兒童詩”活動,為我們展示了這一創新模式的魅力與潛力。(8月19日文明風)
為文明實踐打開了一扇面向兒童群體的新窗口。在同安區的這場活動中,童詩課堂成了“文明實踐+書院文化”的生動注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央廚房”項目講師、同安區第一實驗小學教師吳少波,通過巧妙的提問點燃了孩子們對兒童詩的熱情。在“流動書院”里,孩子們化身詩歌主角,以動作扮演沉浸式體驗兒童詩的趣味。粉色氣球的奇思妙想、“蘿卜妹妹”的有趣謎題,讓現場充滿歡笑。可見,童詩課堂不僅是一場文學啟蒙,更是一次文明實踐的創新嘗試。活動引導孩子們以詩意眼光看待世界,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充滿趣味和互動性的課堂形式,將文明實踐融入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遞著文明的種子。
促進文化資源的均衡分布和文明實踐在基層的廣泛開展。同安區委文明辦聚焦書院文化“育人傳智、連接社群、文化浸潤”的精神內核,將“書香郵差”項目與書院文化深度融合,打造“車輪上的書院”,是拓展“文明實踐+書院文化”的又一重要舉措。該項目結合健身騎行、志愿服務與圖書漂流,200位熱心公益的志愿者將課外書籍等文化資源送至農村和民辦小學、幼兒園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移動書院”跟車下鄉,有效解決了農村地區文化資源相對匱乏的問題,滿足了孩子們的閱讀需求,通過書籍和心得的流轉,形成了一個知識共享的良性循環。升級后的項目還引入了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課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央廚房”項目的講師們跟隨“書香郵差”深入各村(居),開展文明宣講、歷史故事宣傳、非遺技藝展示等活動。這不僅為“車輪上的書院”注入了優質師資力量,更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基層社區和鄉村兒童心中生根發芽。
暢通文明實踐資源,為“文明實踐+”奠定基礎。近期開展的“文明實踐+書院文化 知名教授帶你讀經典”等系列活動,邀請多位“985”高校學者擔任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央廚房”項目榮譽導師,活用朱子書院、蘇頌書院等場地資源,以視頻訪談、專題講座等形式,構建起文明橋梁。這些知名教授的參與,為“文明實踐+書院文化”帶來了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廣闊的視野。他們通過解讀經典,引導人們深入理解書院文化的精神內涵,將傳統書院文化與現代文明實踐緊密結合。這種深度挖掘和創新形式,進一步拓展了“文明實踐+書院文化”的精神內涵,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文明實踐的力量,為社會文明進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可見,“文明實踐+書院文化”是一種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文明建設模式。通過童詩課堂、“移動書院”和深度挖掘等多種方式的拓展,它在傳承優秀文化、促進文明實踐、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應進一步深化這一模式,讓“文明實踐+書院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福州文明網 晉安區委文明辦 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