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楊福英
文明風8月26日訊 在平和縣蜿蜒的鄉間小路上,總能看到楊福英步履匆匆的身影。這位2023年度福建省五星級志愿者、2024年度福建省志愿服務“四個最美”先進典型“最美志愿者”稱號的獲得者,已經用4271.77小時的志愿服務時長,丈量了平和縣的每一寸土地。她肩上的背包里,裝著助學金和文具,更裝著無數困境學子的希望。
八年前,楊福英與幾位愛心人士播下一粒公益的種子——平和縣愛心助學志愿者協會悄然成立。從此,她的日歷上再難找到“休息日”三個字。她精心策劃培育的“愛,伴你成長”、“小先生,大課堂”七彩假期、“暖冬行動”等十余個公益項目在平和大地生根開花。她是困難家庭眼中帶來希望的“天使姐姐”,是孤寂老人心中貼心的“女兒”,更是眾多困境學生依賴的“愛心媽媽”。
文峰鎮的小莉同學是殘疾人林伯的養女,性格內向自卑,家庭經濟困難。楊福英得知后,每月為她提供500元資助。當小莉初入縣一中就學時,陌生環境讓她愈發沉默。楊福英便利用周末帶小莉購置學習資料,邀她到家中感受溫暖;節假日登門促膝長談;生病時陪伴就醫。點點滴滴的關懷如春雨潤物,終讓小莉敞開心扉:“楊老師,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開朗了,沒有您,我不知道世上還有這么多快樂?!碑斝θ葜匦抡樟列±蚯啻旱哪橗嫞瑮罡S⒖匆姷?,是無數個“小莉”正在被愛點亮,在關懷的土壤里悄然蛻變、向上生長。
楊福英深知,微光匯聚才能燃起希望長明之火。她既是身體力行的資助者,更是穿針引線的“溫暖女俠”。為將助學金與學習用品親手送到孩子們手中,她和志愿者們翻山越嶺,時常披星戴月奔忙在路上。那些浸透汗水的路途,只為快一點見到孩子,讓資助快一刻送達,陪伴多一分溫暖。八載光陰流轉,當初受助的300名孩子中,已有145名昂首邁入大學校門。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們選擇重返協會,從“受助者”蛻變為“助人者”,成為楊福英播撒的愛心種子結出的新芽,在公益的土壤中接力生長。
在楊福英的組織帶領下,“小先生,大課堂”七彩假期項目如星火燎原,覆蓋平和縣各鄉鎮。項目結合“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累計吸引100多所高校、730余名返鄉大學生,組成65支教育關愛團隊,開展活動445場次,服務鄉村學生15200多人次。曾經怯生生的受助少年,如今已成為支教隊伍里自信擔當的主力軍——這是最動人的回響,是善行最恒久的回音。
這份事業,從來不是楊福英的孤軍奮戰。這位五星級志愿者以質樸熱忱的人格魅力,將公益的星火引入家門:女兒成為協會中堅力量,女婿主動包攬協會重活累活,愛人則默默提供堅實后盾。全家同心,共筑助學舞臺。其赤誠更感召了四方鄉賢與商會力量,廈門市平和商會、泉州市平和商會等愛心力量紛紛加入,協會還在廈門成立了助學聯絡處,愛的輻射圈日益廣闊。
“讓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得到幫助,讓協會的公益之路走得更長更遠?!边@是楊福英心中不滅的信念燈塔。從一人獨行到眾人同行,從一束微光到漫天星火,楊福英的助學長征路,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平和大地煥發出溫暖而持久的光華,生動詮釋了一名黨員志愿者的初心使命與時代擔當。(平和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