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薌潮劇社徽章
在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內,一枚國家三級文物靜靜陳列,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薌潮劇社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的英勇抗戰故事。
該徽章為藍白底銅質,連體雙盾形,藍底右上角白文“薌潮”銘文標識。盾面為戲劇男女人物白紋臉譜,背面一彈簧形別針。
薌潮劇社誕生于上世紀30年代的漳州,是一支活躍于閩南地區的革命文藝團體。作為薌潮劇社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彭沖把戲劇作為抗日反蔣的有力武器,推動了閩南地區抗日文藝聯合陣線的形成。
在漳州地下黨的直接領導下, 薌潮劇社利用戲劇舞臺排演進步健康的話劇和歌曲,喚醒民眾愛國熱情,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劇社深入閩南鄉村城鎮,將《放下你的鞭子》《傷病醫院》等抗日劇目送到田間地頭,用通俗化、大眾化的藝術形式,點燃了閩南大地的抗日烽火。
自1934年成立起直到1938年6月被地方國民黨當局取締,薌潮劇社連續組織七次大型公演和多次小型演出,足跡遍布漳州城鄉以及廈門等閩南各地,在閩南地區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抗日高潮。一大批愛國青年、工人、店員、教師等加入劇社,壯大了革命力量,使漳州這一閩南重鎮,成為漳廈地區抗日救亡運動的一個重要陣地。
如今,這枚歷經戰火洗禮的徽章靜駐展柜,它不僅是那段崢嶸歲月的實物見證,更是閩南抗戰文藝精神的生動載體。而在閩南這片紅色熱土上,那段光輝歷史正以嶄新方式賡續傳承。漳州兩所高校——閩南師范大學薌濤劇社與漳州城市職業學院薌潮劇社,接過歷史接力棒,用青春演繹紅色基因。
2023年,漳州城市職業學院恢復薌潮劇社,將薌潮劇社的傳承與發展作為學院思政工作紅色文化品牌,激活“大思政”育人源頭活水。
成立以來,薌潮劇社先后創作編排了《放下你的鞭子》《高捷成家書》《落花生許地山》《我簽下了北平和平解放協議》等劇目。他們堅持送戲下鄉,進社區、進軍營,并受邀到福建谷文昌干部學院、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等地演出。進一步發揚傳承薌潮劇社的優良傳統,潛心打造更多有共鳴、能共情、會出圈的文藝精品,推動薌潮劇社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記者手記
薌潮澎湃向未來
薌潮劇社從烽火連天的歷史深處走來,歷經91年的滄桑變換,從未被歷史遺忘。如今,當年輕的面孔在革命舊址演繹著烽火歲月故事,那一聲聲救亡圖存的吶喊依然叩擊人心。
今年初夏,我在漳州高新區龍江歲月看到年輕演員重現這一幕。漳州城市職業學院薌潮劇社的學生們身著粗布褂子,用方言演繹著抗日救亡的故事,臺下老農跟著臺詞輕輕哼唱。這場景與檔案記載的 1934 年黃金戲院首演重疊 —— 當年彭沖、柯聯魁等先輩也是這樣,把《傷兵醫院》演到街頭巷尾,讓 3000 名社員成為燎原星火。
真正有力量的文藝永遠年輕。新一代的薌潮人,正以戲劇為筆,守護著歷史的溫度與精神的火光。他們用熱忱續寫時代的篇章,讓那段崢嶸歲月中淬煉出的信念與情懷,在今天的文藝創作中重新蘇醒、生生不息,如同火炬一般,照亮一代代人前行的道路。
離開展館時,夕陽透過玻璃照亮徽章背面的編號。這數字或許是當年某位社員的編號,但此刻更像一把鑰匙 —— 打開的不僅是歷史,更是年輕一代用戲劇續寫的精神密碼。
薌潮劇社徽章背面
圖為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
漳州城市職業學院薌潮劇社的學生們演出《放下你的鞭子》
本文圖片由“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 供圖